一年一度的“世界水周”論壇1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這次世界水周以“衛生設施與醫療衛生”為主題,將主要探討日常生活中的水衛生問題。
本次水周論壇名為“進步與水資源前景:為了清潔健康的世界”。與以往探討的水資源與環境、工農業關系等離普通人生活較遠的主題不同,今年“世界水周”論壇討論的主題直接指向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卻又經常為人們諱談的一個領域--廁所等基本衛生設施與水衛生及人類健康的關系。本次論壇還將討論人類活動對環境及水資源的影響以及如何把改進衛生設施、水資源供給、生態系統管理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問題。
斯德哥爾摩“世界水周”論壇始創于1990年,其主旨是關注水資源、保護水環境、促進水資源投資和減少貧窮,目前已經是國際上應對水資源問題以及水資源研究方面最重要的論壇之一。本次水周論壇預計將有25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水資源專家、科學界人士、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以及企業代表參加。
今年是聯合國指定的“國際環境衛生年”,而水衛生是環境衛生的關鍵。斯德哥爾摩“世界水周”論壇發布的數據顯示,世界水衛生現狀嚴峻。目前,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正給世界上26億人口的健康造成可怕的威脅,同時,全球每年有140萬兒童因生活環境衛生條件差、缺乏安全飲用水而死于瘧疾、腹瀉等相關疾病。以往,國際上對這兩項議題的重視程度不夠。“世界水周”組織方、斯德哥爾摩國際水研究所發言人斯蒂芬妮·布蘭科納女士說,“人們避諱談論馬桶、糞便等話題,因為它們讓人們覺得不舒服,但另一方面,每天卻有5千名兒童因缺乏恰當的衛生設施而死于瘧疾。”針對這一狀況,本次水周論壇將從保證清潔水、改進基礎衛生設施及人類行為習慣、以及進行衛生學干預等角度,探討減少人類接觸致病微生物和化學物品、改善人類健康的措施。
水周論壇期間還將討論水資源現狀以及人類活動對環境及水資源的影響問題。聯合國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生活在30多個國家的占全球20%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可能達到30%。全球氣候改變、急劇增長的人口數量、亞洲、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等讓世界水供給日益吃緊,歐洲也同時存在水資源問題。
據悉,水周論壇將于19日著重討論亞洲水資源問題。這主要是由于亞洲擁有世界60%的人口,而其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水資源有巨大的影響。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亞洲人均可獲得水資源的數量僅為20世紀50年代的15%到30%。
“世界水周”組織者表示,今年的水周除討論改善基礎衛生設施等問題外,希望其在水資源供給、生態系統管理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等方面的探討也有所收獲,因為消除貧困問題畢竟也不容忽視。
斯德哥爾摩水周活動期間,還將以研討會、展覽、藝術表演等方式,讓世界更加充分了解世界水衛生的問題以及人類所面臨的水資源現狀,幫助人們了解自身行為習慣乃至消費習慣對水資源的影響,并幫助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