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明確將流域綜合治理 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2025年6月1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

《意見》強調以流域為整體空間單元,統籌推進“四水共治”(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打破行政區劃壁壘,重塑江河治理邏輯。
其中以“流域”為關鍵詞,對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提升工業用水循環利用水、嚴厲打擊違法取用水行為等重點行動提出明確目標和方向。例如,
第三點“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中特別提出“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和“全方位提升節水水平”。
依法依規開展規劃水資源論證,嚴格取用水管理,依法嚴厲打擊違法取用水行為,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動工業節水減排,提升工業用水循環利用水平;加強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礦坑(井)水、微咸水等非常規水利用。
第四點“加強江河水生態保護”中提出“改善河湖生態環境”等指導方向。諸如,
北方地區以解決河流斷流、湖泊萎縮為重點;南方地區以改善水動力條件為重點,實現水清河暢;開展華北地區主要河湖生態補水,鞏固西北地區內陸河生態治理成果等等。
第五點“持續改善江河水環境”中則重點強調“加強江河水環境治理”。
完善全國地表水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提高數智化監測預警能力。落實污染物達標排放要求,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深入推進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建成排污口監測監管體系。持續推進河湖庫清漂。加強沿河湖礦山、化工園區、危險廢物處置場、垃圾填埋場等水環境風險隱患綜合治理。
當流域綜合治理已經頻繁出現在各類環保行動后,這份文件首次明確將其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標志著我國江河治理正式告別“分段而治”的傳統模式,正式開啟全流域協同治理的新時代。
12個項目總投資超250億元 流域綜合治理市場“相當火熱” 事實上,當頂層設計落地之前,各地實踐行動已如火如荼展開。僅從近半年公開招標或中標的部分大型流域治理項目的數量和規模來看,就能生動反映出流域綜合治理的火熱市場。
◎日前,濟南東站片區水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融合發展EOD項目公開招標公告發布,項目投資總額約為33.01億元。
◎6月24日,安徽巢湖流域污水處理設施更新改造(一期)工程EPC招標公告發布,合同估算價:26993.41萬元。
◎6月19日,四川嘉陵江(順慶段)流域綜合治理生態環境導向開發(EOD)試點項目(一期)設計施工總承包一標段中標結果公告發布。四川樂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四川銘智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中標,報價51410萬元。
◎6月17日,江西樂平市樂安河流域綜合治理與現代農業產業開發EOD項目勘察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招標公告發布,項目投資1195544800元。
◎5月22日,陜西留壩縣褒河流域綜合整治與農文旅開發EOD項目EPC總承包(一期)中標候選人公示。中地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預中標,中標價420158500元。
◎5月6日,陜西白河縣白石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特色產業開發(EOD)項目實施主體招標項目招標公告發布,該項目總投資約:46677.09萬元。
◎4月18日,河北保定市金線河綜合治理工程施工中標候選人公示。第一中標候選人: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標價格:384805731.61元。
◎4月9日,駐馬店市驛城區汝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發展融合EOD項目工程總承包(EPC)招標公告發布,項目總投資約7億元。
◎4月9日,江西崇義縣小江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和農文旅產業開發(EOD)項目招標計劃公告發布,項目投資額約9億元。
◎3月11日,豹澥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一期)四標段工程總承包(EPC)第一標段公開招標評標結果公示。中標候選人第一名: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華西工程設計建設有限公司,投標報價:18528.02萬元。
◎2月5日,重慶長江(奉節段)朱衣河流域綜合治理與產業開發EOD項目招標計劃表公布,合同預估金額171371萬元。
◎1月24日,閩江南岸(閩侯竹岐)流域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融合綜合發展EOD項目實施主體招標中標結果公示。閩侯縣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標,其中生態環境治理類項目總投資約5.92億元。
從整理的這12個流域綜合治理項目來看,總投資額已超250億元,單項目投資從1億至33億不等,反映出2025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對流域治理的強力投入。
其中,EOD成為主流模式(占比超50%),將流域綜合治理與產業開發(農文旅、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等)捆綁,以期實現治理目標從單一環境修復轉向“生態+經濟”雙贏。
從項目開展地點來看,覆蓋華北、華東、華中、西南、西北等多個區域,涉及大江大河及其重要支流、湖泊,展現了流域綜合治理在全國范圍內的全面鋪開。
這些密集落地的項目,正是對中央《意見》戰略部署最有力的前期響應和市場驗證,為流域綜合治理時代的全面開啟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結語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的意見》的出臺,絕非一份孤立的政策文件,而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戰略宣示。
其深遠意義不僅在于明確了“治什么”,更在于規劃了“怎么治”。
它標志著中國江河治理正式告別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九龍治水”、行政區劃分割的“分段而治”傳統模式,流域綜合治理時代的帷幕已然拉開。
來源:環保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