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陽光過后,從明天(6月19日)起,蘇州又將再次進入連續陰雨天氣。梅雨、高溫、臺風,在夏季將輪番登場,蘇州又該如何迎戰?6月17日晚,蘇州廣電總臺訪談節目《共筑美好生活·蘇城議事廳》將為您聚焦。
蘇州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苗紅波表示:“我們還要提防‘梅姑娘’突然會變為‘暴力梅’,我們充分汲取了去年成功應對六輪強降雨的一些經驗教訓,做好降水位這項根本工作,時刻處于待命狀態,隨時準備奔赴‘戰場’?!?br />
為防止連續強降雨造成的河水倒灌,蘇州早在2010年已實施城市中心區防洪工程,西南面以京杭大運河為界,北面以滬寧高速為界,東至蘇嘉杭高速,形成一個大包圍。當城區河道水位高的時候,沿線樞紐泵站將根據調度啟動排水。
苗紅波表示,以蘇州中心城區防洪大包圍為例,沿大包圍外邊界的河道建有11座泵站樞紐,防洪標準達到了200年一遇、排澇20年一遇。
蘇州市水務局規劃計劃處處長吳丹文表示,在城市中心區的外圍已經構建起以環太湖大堤、長江江堤、望虞河東岸堤防、太浦河北岸堤防、淀山湖大堤五條控制線為外圍屏障的防洪工程體系,五大防線依地勢層層設防。
此外,出梅后可能會出現的高溫、少雨天氣,為防止出現“澇旱急轉”,蘇州也有相應預案。
蘇州市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張挺表示,要加強水雨情的研判,除了“引江濟太”“引水上山”,還會實施“引江濟陽”,今年以來已累計引水入陽澄湖差不多有7億立方米,相當于42個金雞湖的水量,為區域水位保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蘇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