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平涼:讓城市變成一塊會“呼吸”的海綿
    平涼:讓城市變成一塊會“呼吸”的海綿
    發布日期:2025/6/17 9:45:25
        什么是海綿城市?簡單說,就是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吸水擠水,仿佛在一呼一吸間實現城市水資源的高效收集與利用。

        近年來,平涼市持續建設海綿城市,將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浸潤于城市肌理,書寫了人水和諧的新篇章,也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奏響了動聽的“平涼音符”。

        海綿城市建設,力破“水土難題”

        平涼地處黃河中上游涇渭河流域核心區,境內涇河、葫蘆河是黃河重要的補給水源,承擔著筑牢黃河流域生態屏障的重要功能。“我們確有治水保土之需。平涼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基土為自重濕陷性黃土,水土流失面積占到市域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區域。”平涼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馬奇虎介紹道。

        平涼屬半干旱、半濕潤大陸性氣候,近30年年均降水量511.8毫米,全年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6至9月,時空分布不均,中心城區地勢坡降大,留不住水,季節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問題并存。

        近年來,平涼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統籌謀劃、系統布局,聚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早在2016年,平涼市就開始謀劃海綿城市建設,并制定了《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年)》。

        截至目前,謀劃實施的226個項目,已全部開工,開工率100%,其中已完工215個,完工率95.13%,完成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投資36.58億元,投資完成率95.29%。

        多年建設,取得喜人成效——

        2022年,平涼入選“十四五”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2023年,平涼入選“中國海綿城市十年成就展”城市典范案例,黃河流域平涼市涇河干流綜合治理項目一期工程等3個項目入選項目典范案例;2024年,平涼入選“中國海綿城市典范”,隴東明珠小區海綿化改造項目、東湖公園海綿化改造及雨水資源化利用項目等7個項目入選2024年中國“全域海綿”項目典范。

        海綿城市建設,開出“生態處方”

        行走在涇河岸畔,記者發現腳下路面和常見路面不太一樣,踩上去很舒適,“這是透水混凝土,還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透水性,雨水可迅速滲透到地下,既能補充地下水,又可有效緩解城市內澇問題?”;

        東湖公園的湖面上有一座“小房子”,“那是用來給湖水補給氧氣、保障湖水質量的曝氣船”;

        隴東明珠小區的綠化帶比常規綠化帶低了10厘米,“這下沉的10厘米,就是為了更好地收集雨水”;

        一個又一個細節,連綴成平涼海綿城市建設的生動圖景,河岸、公園、小區構成了平涼海綿城市建設的三個基本單位。

        “在黃河流域平涼市涇河干流綜合治理項目中,我們對涇河兩岸綠地及沿岸公園廣場進行改造,全面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通過建設植草溝、礫石盲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濕塘、綠色屋頂、生態駁岸等,對雨水進行自然匯集、調蓄利用與安全排放。”平涼市城投集團副總經理馬祥介紹道。

        “小雨不見水,中雨不濕鞋,大雨有序排。”馬祥經常說這句話。這也是平涼海綿城市建設優化生態環境可見可感的例證。

        遵循“固溝保塬、潤城治河”宗旨,平涼市系統改造“八溝一河”,實施涇河干流綜合治理,鴨兒溝、甘溝等小流域生態修復、攔沙固溝項目,實現生態修復124公頃,打造涇河生態廊道11.25公里,新增生態岸線23公里,有效改善了城區水生態環境,增強了小流域生態韌性。

        同時,以防洪排澇為重點,構建“涇河為干、多溝匯流”的防洪排澇通道體系,對原有城市雨水管網、排水設施、人行道地磚進行病害修復和提標改造,累計新建、改造雨水管網44公里,排查修復雨水管網47公里,消除積水隱患點24處,中心城區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排澇標準達到20年一遇。

        “將兩個人工湖改造為6300立方米調蓄池,新建回水、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雨水花園、植草溝,鋪設透水磚等,多元發力,優化雨水收集、處置系統。”平涼市崆峒區公園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朱鳳霞介紹,東湖公園海綿化改造項目完成后,利用收集的雨水,完全實現了人工湖湖水補給和綠化澆灌用水的自給自足,以及東湖公園周邊55公頃區域雨水的再利用。

        “隴東明珠小區綠化帶在改造過程中充分融入‘滲、滯、蓄、凈、用、排’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有效解決了小區內澇積水問題。”平涼市崆峒區住建局工作人員丁軍說,像這樣的小區,在平涼還有很多,現已累計完成居住社區和老舊小區改造45個。

        可不要小瞧透水混凝土、曝氣船和綠化帶下沉的那10厘米,這些細節里蘊含的都是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馬奇虎說:“在建設海綿城市之前,平涼市年雨水資源化利用量為1.2萬噸,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后,至2024年末,平涼市年雨水資源化利用量達到26.67萬噸。”

        海綿城市建設,散發“民生溫度”

        夏日時節,東湖公園里樹綠花香,蝶飛蜂舞,草坪上、廊亭里,男女老幼三三兩兩,盡享鳥語花香。平涼市民王麗娟每天下午都會到涇河邊唱歌跳舞,她說:“之前涇河兩岸都是荒灘,這幾年經過治理,樹多了,衛生干凈了,越來越多的人都會來涇河邊休閑。”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平涼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城市更新為抓手,將海綿城市建設作為民生工程進行重點打造。

        在黃河流域平涼市涇河干流綜合治理項目中,平涼特意增加當地文化、旅游、康養等元素,融入詩詞、圍棋、陶器、泥塑等平涼特色文化,展現黃河文化、涇水文化、農耕文化、平涼歷史等內容。改造提升八個節點廣場,優化完善公廁、停車、休閑、娛樂等配套功能,增加書吧、售賣區等服務設施。馬祥說:“我們的目標是,將涇河打造成集海綿城市理念生態綠廊、綜合休憩城市開放空間、文化宣傳展示帶于一體的多功能海綿型城市水系。”

        曹愛榮是涇河岸邊的綠化工作人員,隨著海綿城市建設的進行,她有著深切感受:“涇河兩岸環境越來越好了,來這兒散步的人更多了。”

        在崆峒區崇文書苑小區二期,下沉式綠地被巧妙設計成景觀花園,里面種植了各種花卉和水生植物,形成了獨特景觀,吸引眾多居民漫步其中、休閑娛樂。

        平涼市還以海綿城市建設為契機,重點打造了龍隱多功能生態公園、東湖公園、體育運動公園等一批高品質城市公園和玄鶴園、甘霖園等一批高水平口袋公園,累計新建改造大型公園7個、口袋公園36處,成為市民親近自然的理想之地。甘肅醫學院學生馬青青和朋友就常在課余時間來到公園游玩,“東湖公園就在學校附近,這里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總是不知不覺就度過一個輕松愉快的下午。”

        以水潤城,繪就人水和諧新畫卷。經過多年海綿城市實踐,平涼市有效保障了水安全、改善了水環境、修復了水生態、涵養了水資源,流域生態顯著改善,人居環境更加美化,平涼老百姓的生活愈發“詩情畫意”起來。

        來源:中國甘肅網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上海浦東新區供排水正式開啟市區一體化管理
    山東多地拉緊汛期防線 織密“安全網”
    人民網評:守住江河安瀾,繪就人水和諧新畫
    安徽:全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流域綜合治理時代,正式開始了!中央釋放明
    “兩重”建設推進已滿一年,一批重點工程向
    城市污水經過幾次“大循環”才能回歸自然水
    石家莊這項工程完工!市區東部防洪排澇能力
    《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錄(第二批)》發布
    六部門加強河湖生態流量管理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3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6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7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8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9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