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微風吹進匡堰鎮虎文江邊的農家小院,昨天清晨,村民羅阿姨打開窗戶,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以前污水直排,臭氣熏天,蚊蟲趕都趕不走。現在水清了,連風吹著也舒暢多了!”這番變化,源于江邊4套智能排口的悄然運轉——它們是我市雨水排口智能化改造及管網建設工程的“前線哨兵”。
污水直排河道、雨季污水溢流導致河道水質反復波動……這些曾困擾沿河市民的“老大難”問題,如今正被一場“科技革命”悄然破解?,F在我市不少江河邊,一個個智能排口正24小時守護碧水清流。從污水散排到智慧截流,從人工巡查到數據“說話”,我市雨水排口智能化改造及管網建設工程正以“科技+生態”雙輪驅動,為全市15個鎮街的157個行政村按下排水系統升級“快進鍵”。
“它內置自研算法和監測儀,是截污治水的‘最強大腦’?!痹诨⑽慕?,點溪環保工作人員王錦佳指著一處智能排口介紹道,這套設備能實時監控水質、液位,晴天一旦檢測到污水,立即啟動排污泵將其引入管網;降雨初期則開啟緩沖分流,既嚴防污水入河,又避免管網超載。所有數據同步至運維監管平臺,該平臺于6月10日試運行上線,形成“監測—響應—反饋”的決策閉環。
虎文江的蛻變只是我市全域治水的一個縮影。針對普遍存在的污水收集率低、河道水質波動難題,我市啟動總投資10億元的城鎮排水管網綜合改造工程。其中雨水排口智能化改造及管網建設工程作為核心子項,斥資1.42億元。工程直擊痛點:新建及修復雨水管道482公里,安裝智能排口742個、智能收集箱591個,構建“前端修復+管網疏通+智能調控”的全鏈條治水體系。截至今年5月底,15個鎮街的157個村已進場施工,累計完成投資1.25億元,進度達88.11%。
市水利局負責人表示,今后隨著157個行政村的智能排口陸續“上崗”,多重效益將加速顯現。一方面,雨污分流從源頭阻斷污水入河,河道水質穩步提升。另一方面,河道蚊蟲滋生、異味彌漫等問題得以大幅緩解,村民重獲水清岸綠的愜意生活。此外,通過治理,實現全市排水系統智慧平臺“一網統管”,長效運維讓治水成果持續鞏固。
來源:慈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