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全運年廣州推進美麗河湖建設見聞
    全運年廣州推進美麗河湖建設見聞
    發布日期:2025/6/3 9:50:48
        再過100多天,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在廣州開幕。流光溢彩的珠江兩岸,將迎接八方賓客的到來。

        地處北江、西江、東江三江交匯處的廣州,河道如巷、水系成網,有名錄的河流多達1718條。跟大多數城市一樣,這里因快速工業化,曾出現嚴重的水污染問題。

        從2010年亞運會開始,特別是深入開展碧水保衛戰以來,廣州大力補齊城鎮生活污水管網短板,并開展源頭截污、排污口整治、綠美碧帶建設等舉措,推進水生態環境發生根本性好轉。

        水是一座城市最柔軟生動的表情,也勾連起一方居民最深刻的情感記憶。從亞運會到全運會,廣州正推進水環境治理邁向高標準美麗河湖建設新階段,以更高的自然生態品質,迎接大灣區來客。

        向黑臭開戰:河湖變清

        端午時節,廣州的獵德涌、荔枝灣涌河水清清、白鷺翩飛。河涌兩岸的居民們感到自己的“龍舟夢”又回來了。

        過去幾十年間,經濟快速發展、人口急劇增加,廣州城鎮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卻相對滯后。污水沒有得到有效收集,諸如獵德涌、荔枝灣涌等河涌淤泥沉積、河水黑臭,曾經喜愛親水戲水的居民都繞河而走。

        “那時候都管扒龍船叫下臭涌,人從水里出來,兩條腿都是黑色的!”荔灣區西關大屋社區黨委書記李衛國是一位“老廣”,回憶起當年在臭涌里劃龍舟的景象,他連連搖頭。

        “別提下河摸魚,更別提賽龍舟了。”天河區獵德村村民李偉時說,因為河水太臟,有著上千年傳統的端午賽龍舟習俗曾一度中斷。

        如何還老百姓清水涓涓?廣州市下大氣力打了一場碧水保衛戰。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有短板,就加快補短板。以獵德涌為例,在水務、生態環境等多部門努力下,獵德涌流域新改擴建污水管122公里、雨水管23公里,讓污水得到更有效收集。經過幾年攻堅,獵德涌成功消除黑臭,水質從過去的劣V類提升到Ⅲ類水質。

        在全市層面,近年來廣州累計投入治水資金超千億元,如今廣州污水處理能力全國第二,日污水處理能力超800萬噸。

        廣州河網密布,各河段流域問題情況不同,生態環境、水務等部門對癥下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越秀分局副局長勞建斌說,對于周圍居民密集型的東濠涌,主要靠繡花功夫治理,分兩期慢慢來做。揭蓋復涌,恢復東濠涌納雨泄洪等自然河道功能;實施截污工程,緩解沿線低洼地區每年雨季“水浸街”問題;沿線修建7.6公里的綠道和帶狀公園,打造健康休閑景觀新空間。

        位于出海水道口的蕉門水道,則重點推進陸海共治。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南沙分局副局長王軍波介紹,為了把蕉門水道打造成為“城水相融、水清岸綠”的水生態花園,目前正在進一步改造升級管網,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并保護修復河湖生態緩沖帶與濕地生物多樣性。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水與海洋生態環境處處長黃榮介紹,近年來廣州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2024年廣州20個國、省考斷面優良比例達到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

        惠及群眾:市民重享親水之樂

        “廣州房東半夜還在練習賽龍舟”“這龍舟要是翻了,廣東的GDP都要抖一抖”……這既是網友們的調侃,也印證廣州人民多么酷愛賽龍舟這一水上體育活動。

        每年四月初八的起龍船,更是不可不看的羊城一景。開閘放水,將沉睡的龍舟從泥里打撈出來,再經過清洗、檢修、上桐油等嚴格工序,龍舟月的帷幕正式拉開。

        賽龍舟是親水,河邊露營也是。打開社交平臺,搜索廣州露營好去處,達人們首先推薦的便是大學城一帶。

        白天尋好一處樹蔭支起帳篷,享受江畔的天然氧吧。傍晚江面倒映著晚霞,是時候點起帳篷里的掛燈,為露營增添氛圍感。入夜之后,一叢叢小帳篷如夜空中點點繁星,間或有彈吉他唱歌的聲音,更讓人感受到獨屬這里的青春氣息。

        “其實我們也沒有刻意引導大家來這里露營,但中心湖變得更美了,附近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帳篷經濟’。”廣州市番禺區水務局總工程師韋正日說,“可能親近水是人們的一種天性吧。”

        走在珠江公園,門口跨獵德涌橋上多了小孩追逐嬉戲的身影,上班族趁午休出來沿著碧道放松散步,老人也在岸邊歇歇腳、跳跳舞。記者從公園內出來,正感受拂面而來的微風,熱心人主動上前搭話:“我們管這個叫‘過涼風’,穿過水面的風涼絲絲的,能解暑熱。”

        一條環境優美的碧道,是人們親水樂水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廣州推動生態碧道向綠美碧帶升級,通過設置漫步道、打開公園、串聯濱水綠地等方式,打造群眾濱水戶外休閑地。

        愛親水的,不只有人,還有鳥兒等其他生物。沿著東濠涌步行,只見河涌清澈可見礁石,魚兒在水里暢游;白鷺白天在獵德涌等淺水區域捕食魚蝦、傍晚再返回植被繁茂的海心沙休憩;紅耳鵯在東濠涌正上方的高架橋底呼朋引伴,又是城市化推進過程中人與生物和諧共生的趣味小景。

        治水興水:水經濟煥發新動能

        在廣州,珠江夜游無疑是領略繁華廣州的絕佳方式。夜晚,珠江兩岸流光溢彩。游船行駛中,珠江兩岸的建筑如同一幅展開的畫卷,鋪陳眼前。

        這一江兩岸,也是廣州商業最繁榮之處。依托珠江,沿岸的廣州塔廣場積極培育“首店經濟、首發經濟、夜間經濟”,帶動江邊各大商圈串珠成鏈。

        珠江邊上的的琶醍,前身是珠江啤酒廠,現在是都市男女鐘愛的時尚場所,無論是擇一酒吧與朋友小酌,還是在買手店里精心挑選一套穿著,都能讓人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尋得休憩片刻。

        毗鄰珠江,北望珠江新城、南靠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絕佳的地理位置也為琶醍招商帶來優勢。“前期入駐商家的成功,又為后續意向投資者帶來信心。”廣州琶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明科說。

        水,孕育了商業繁華,也哺育了沿岸產業。這其中,又以香云紗與珠江水的淵源最為綿長。記者近日踏入位于南沙的香云紗產業園時,正值晌午,晴空烈日正是香云紗工人極佳的晾曬機會。工人們熟練地將蒸煮過的深褐色布匹在草地上攤開,壓上長長的竹竿。

        香云紗的傳統面料為四經絞羅,這種織法最早脫胎于漁民使用的漁網。而要讓香云紗成品最終呈現出黑褐色,離不開珠三角咸淡水交匯處富含鐵離子的河泥與野生薯莨中的單寧酸形成的化學反應。

        這一誕生于嶺南的珍品,無愧于產業園展館里懸掛的匾額:天作之美。廣州市云紗星韻文化產業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兆榮說:“香云紗的制造離不開水,南沙把水治理好,我們香云紗的質量也有了大的提升。現在公司一半以上的產品遠銷海外。”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賽在即,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保森介紹,在十五運前廣州將建成100條市級美麗河湖,向世界展示超大城市水環境治理成效。此外,廣州還將以珠江廣州段、東江北干流、蕉門水道等為重點,分別探索人口密集型、跨界協同型、河海共治型河流治理經驗。

        廣州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表示,建設美麗河湖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廣州今年“拼經濟、保安全、辦全運、提品質”工作主線的重點。廣州將全力以赴、奮力作為,以十五運為契機在美麗中國、美麗河湖建設中走前列、挑大梁、作貢獻。

        來源:新華社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上海浦東新區供排水正式開啟市區一體化管理
    山東多地拉緊汛期防線 織密“安全網”
    人民網評:守住江河安瀾,繪就人水和諧新畫
    安徽:全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流域綜合治理時代,正式開始了!中央釋放明
    “兩重”建設推進已滿一年,一批重點工程向
    城市污水經過幾次“大循環”才能回歸自然水
    石家莊這項工程完工!市區東部防洪排澇能力
    《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錄(第二批)》發布
    六部門加強河湖生態流量管理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3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6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7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8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9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