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25日在揚州江都區探訪發現,位于江都中學新校區門前的江淮路東延工程已正式亮相。這條長近1公里的道路不僅打通了區域交通“微循環”,更以海綿城市建設為基底,串聯起3.1萬平方米沿大涵河綠地,打造出“會呼吸的生態廊道”,成為揚州海綿城市建設的示范工程之一。
江淮路東延工程西起新都北路、東至泰山路,寬18米的道路下暗藏“生態玄機”。沿大涵河綠地內,一處處海綿設施構建起自然水循環系統。1.2公里長的沿河岸綠地,被打造成四季有景的“生態會客廳”:道路一側的“桃李園”景觀,以碧桃、紫葉李為主要樹種,搭配雞爪槭、紅葉石楠球等植物,形成高低錯落、層次分明的立體景觀;一條藍色健身跑道貫穿綠地,沿途設置的防腐木座椅、太陽能路燈與分類果殼箱,讓市民既能慢跑鍛煉,也能靜坐賞景。
作為海綿城市示范工程,該項目的生態功能尤為突出。綠地內設置的大型蓄水塘可有效收集雨水,多余的雨水則通過生態草溝等海綿設施自然排入大涵河,大大減輕了市政排水管網的壓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沿河坡道上新播撒的波斯菊、金雞菊等草花種子已破土而出,預計下個月將形成一片絢麗的花海,屆時這里必將成為市民爭相打卡的網紅新地標。
來源:揚州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