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中山市排水管理條例》《中山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召開。會上,中山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陳宇寧對《中山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作解讀。
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扎實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各項工作。2022年6月,經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水利部組織評選,我市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示范城市,正式啟動海綿城市示范建設工作。為了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發揮法治推動和引領作用,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將《中山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納入立法工作,2024年經過三次審議,《中山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于12月27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并經省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將于2025年5月1日施行。
《中山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共26條不設章節,通過對我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創新機制、管理制度和特色實踐成果,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同時按照國家最新政策要求,構建專項規劃、建設、運行維護等海綿城市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推動全社會、各部門廣泛參與,為持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撐。
條例聚焦“建機制、強規劃、嚴管控、保運維”,構建了四大核心制度: 一、健全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機制 海綿城市建設綜合性、系統性較強,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各個環節,涉及道路、建筑、園林綠化、水利、市政等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因此,條例第四條明確由市人民政府負責推進全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落實轄區內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第五條規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自然資源、水行政、交通運輸、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主管部門的具體職責內容,以及要求市發展和改革、財政、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旨在建立市、鎮兩級人民政府統籌,市直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協調一致的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機制,構建權責清晰、各司其責、高效順暢的工作機制,提升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成效。
二、加強海綿城市規劃管理 條例突出專項規劃引領作用,強化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源頭管控。一是明確規劃編制流程。條例第七條規定規定市級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編制部門及內容要求、報批路徑,明確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報送審批前應當公告,并廣泛聽取專家和公眾的意見。二是促進規劃協同。條例第八條要求各專項規劃、國土空間詳細規劃與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相銜接。三是加強規劃管控。條例第九條規定了建設項目應當明確海綿城市建設內容要求,同時允許特殊建設項目在許可環節對其海綿城市建設內容和管控指標不作強制性要求,因地制宜建設海綿城市設施,增強制度可操作性。
三、建立海綿城市設施建設全流程管控機制 海綿城市設施建設質量和運行維護水平是影響海綿城市建設成效的關鍵因素,因此《條例》從設計、施工、竣工驗收、運行維護等環節細化了各階段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條例第十條對海綿設施建設管理實行分區管理,本市新建區域應當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科學配套建設海綿城市設施;已建區域應當因地制宜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推動解決城市排水防澇、水環境持續提升、人居環境改善等問題。
條例第十一條至第十八條規定了海綿城市設施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的責任,明確在建設項目的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中編制海綿城市建設設計專篇,并對建設項目的施工圖設計審查、施工和監理、竣工驗收、檔案管理等環節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作出具體規定,通過立法推動海綿城市設施建設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
四、確立海綿城市設施運行維護責任人制度 規范化運行維護是海綿化設施持續發揮生態效益的重要保障。為保護海綿城市設施,確保其海綿功能有效發揮,解決過去“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條例第十九條按照資金來源,將我市海綿城市設施劃分為市財政投資、鎮街財政投資、社會投資和政企合作四類,分別確定運行維護主體。市財政投資建設項目中的海綿城市設施由各主管部門按各自職責或者委托單位負責運行維護。鎮街財政投資建設項目中的海綿城市設施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項目所在地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其委托的單位負責運行維護。社會投資建設項目中的海綿城市設施由所有權人或者其委托的單位負責運行維護。通過特許經營、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投資建設項目中的海綿城市設施,按合同約定運行維護。對運行維護責任主體不明確的,按照“誰使用、誰維護”的原則確定,避免海綿城市設施出現無責任主體、無資金保障等情況。并在第二十條中,從制定運維制度、運維人員、設施登記、日常工作內容等方面提出運行維護要求,由行業主管部門對所轄行業建設項目的海綿城市設施運行維護情況實施監督管理。
海綿城市,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未來工程。我們期待通過條例的實施,進一步推動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治理現代化,讓中山的天更藍、水更清、城更美!
來源: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