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開封城墻公園,900余株梅花競相綻放;詠梅廣場內游客如織,在鳥語花香中拍照留念;科技味十足的海綿展示館里,市民興奮地體驗互動裝置;西北湖濕地公園里,充滿老人孩子的歡聲笑語……春風吹,萬物生,開封精心打造的海綿城市項目釋放著魅力氣質。
“便民、利民、生態是海綿城市項目的表面,看不見的地方才是它的真面目。海綿城市項目通過文化傳承、生態修復與科技賦能的三維協同,實現韌性提升、歷史保護與民生改善,讓千年古城變身‘會呼吸’的生態之城、幸福之城?!遍_封城發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北宋東京城防洪體系的活化石,開封古城墻見證了千年治水智慧。
“海綿+傳承”,古城墻下的治水新智慧。開封市以全國海綿示范城市建設為新起點,將古代“溝洫廊道”智慧與現代“海綿”理念交融,將“滲、滯、蓄、凈、用、排”的綠色理念融入城市肌理,讓“城摞城”在新時代“活”起來。
“我們借鑒古城‘馬面’凸出結構的分洪原理,在環城墻綠地及大梁門、金耀門四角綠地等符合設置條件的點位,設置雨水花園及下沉式綠地等海綿設施,就像為城墻穿上‘蓑衣’?!?月27日,在開封城墻公園四期海綿化改造現場,開封城發集團項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以前下雨天積水難行,建成后的綠地就像‘吸水棉’,散步賞梅兩不誤。”
“海綿+文化”,在城墻邊邂逅“梅”好生活。開封市在開封城墻公園四期打造全市獨一無二的梅文化主題公園,綠萼梅、龍游梅等10余種、近千株梅花沿城墻錯落生長。園內的詠梅廣場采用透水材料鋪裝,雨水滲入地下滋養花木;梅花小徑的生態溝渠巧妙引流,雨洪時節變身“梅花溪流”。
開封市海綿城市規劃展示館坐落于西北湖濕地公園,是一座外墻使用疊土層景觀的建筑,吸引了許多人前來打卡學習。展示館里藏著“黑科技”:趣玩海綿互動裝置讓小朋友變身“小水滴”,通過填色游戲體驗雨水凈化之旅;下沉式數字沙盤,以動態光影演繹開封海綿城市藍圖;沉浸式空間多面投影,將“一城宋韻半城水”的城市未來畫卷鋪展在觀眾腳下;實體海綿設施剖面展示“會呼吸”的綠地如何吸水蓄水……作為河南省首座海綿科普基地,展示館用趣味互動讓市民“看懂”海綿城市,成為來汴研學的新地標。
“內順城路游園改造后,下雨天積水坑不見了,輔道也寬敞平整多了?!?月28日,在內順城路附近散步的居民感慨道。
“海綿+民生”,市政小工程解決民生大煩惱。海綿城市項目建設過程中,開封從群眾痛點入手,對小微綠地、廣場園路進行“微創手術”——破損地磚換成透水材料,樹池增設過水通道及下沉式綠地,路邊增添雨水花園。這些“小而美”的改造,讓老城區的雨天排水及消納能力顯著提升,昔日積水點變身“雨水花園”,讓市民雨天不濕鞋、晴天賞花更愜意。
從“人水相爭”到“人水和諧”,開封以海綿城市建設為筆,繪就一幅“生態宜居古城”的新畫卷。
來源:開封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