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交匯,水系縱橫。治水興水,是事關重慶高質量發展的大事要事。
3月31日,重慶市歷史上投資最大、涉及面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水利工程——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以下簡稱渝西工程)嘉陵江干線全線通水。這條干線通水后,每年可新增供水1.26億立方米,有效改善北碚區、璧山區、九龍坡區生產生活用水條件。

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嘉陵江干線通水活動現場。
同一天,水利投融資“政銀企”項目推介會在重慶市水利局舉行,重慶市水利局發布207個水利投融資項目、總投資2775億元,涵蓋水源、引調水等多種類型,以期為水利工程建設提供有力資金保障。
水,與生態環境和社會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重慶水利一體推進供水、節水、防洪水、治污水等工作,全力推進管水治水現代化,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提供堅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2024年,重慶市完成水利固定資產投資388.3億元,同比增長39.8%。74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連續8年穩定保持Ⅱ類。
重慶如何為水利事業提供資金保障,如何高質量建設現代水網,如何為治水管水插上“智慧翅膀”,激發“水動能”?
關鍵詞:融水
多渠道投融資為水利事業提供資金保障
資金保障是開展大規模水利建設的基礎。
在重慶市水利局3月31日舉行的水利投融資“政銀企”項目推介會上,北碚區、武隆區、秀山縣與農發行、國開行、三峽銀行現場簽約3個水利項目,融資總額達8.9億元,為全市水利建設一季度“開門紅”注入強勁動能。
“這次對接會對區縣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展示舞臺,我們很重視這次與金融機構、企業面對面的機會。”長壽區水利局局長胡勇說,這次會議他們優選了7個項目,總投資143億元,都具有優質的資源、穩定的市場、可觀的收益。
2024年,長壽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縣級水網先導區”,小石門長江水源工程取得13億元融資實效,水權改革也取得了實果,特別是聚力“三攻堅一盤活”,將21座水庫10年原水經營權公開掛牌,有償轉讓,收益達2.9億元。
本次會議上,重慶市水利局還圍繞重慶水利高質量發展,篩選形成了一批成熟度高、代表性較強的項目,向金融機構、央企、國企、民營企業進行推介。這批項目共計207個項目、總投資2775億元,涵蓋水源、引調水、灌區工程和城鄉供水一體化等類型。
為保障水利工程建設,近年來,重慶積極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在全國率先出臺水利投融資改革十條措施,先后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在西部地區率先建設“重慶水利渝融通政銀企直通車”,實現“政銀企”融資信息互聯互通。
重慶還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分別印發金融政策文件,2024年吸引銀行貸款和社會資本89億元。
2024年,全市完成水利固定資產投資388.3億元,同比增長39.8%;爭取中央資金216.7億元,增發國債到位150.3億元,國債完成率、支付率達到“雙百”目標。
在水利投資的有力帶動下,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藻渡水庫、跳蹬水庫、向陽水庫4座大型水利工程同期在建,現代化水網建設在巴渝大地提速鋪展。
來源:第1眼TV-華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