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錢塘江流域水環境共治共保聯盟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會議發布2024年度錢塘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共治共保白皮書,并介紹一年來共治共保工作取得的系列成績。
錢塘江是浙江的母親河,也是浙皖兩省共同的生命紐帶。2023年11月,杭州、黃山、紹興、金華、衢州五市攜手,聯合成立“錢塘江流域水環境共治共保聯盟”(下稱聯盟),標志著跨省域、跨市域的流域協同治理邁入新階段。聯盟旨在通過制度創新、機制聯動與產業協同,全面提升流域水環境質量,守護一江碧水,賦能綠色發展。
2024年是聯盟成立元年。杭州作為首輪輪值市,在各市協助下,全力推進盟約約定的“十件事”。五市通過聯合研究、聯合評估、聯合執法、文旅采風、產業協作等行動,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
例如在機制聯動方面,杭州市舉辦共治共保工作會議,五市共同制定治理備忘錄,協調重點項目、分析流域水質、推廣治水經驗;五市推進聯合執法與監測,全年出動118人次,發現問題20個并督促整改,數據共享覆蓋全流域。
在科技賦能方面,杭州組織專家研討會,邀請中國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等機構專家,針對藍藻防控、生物多樣性等難題提出解決方案。聯盟實施流域應急能力檢驗,通過危化品泄漏模擬演練,應用數字孿生技術提升跨省應急響應效率。
記者從當日會上獲悉,去年,聯盟工作交出亮眼答卷。錢塘江流域入河省控以上斷面水功能區達標率、優Ⅲ類水質比例均達100%,七堡斷面總氮濃度同比2023年下降8.4%,流域水質穩居全國前列;水生生物多樣性指數提升15%,魚類種群數量明顯增加;跨省聯防聯控機制通過實戰檢驗,突發污染事件處置效率提升40%,環境風險防控體系更加完善,飲用水源保護區實現數字化監管;錢塘江流域特色文化深入挖掘,生態價值轉化路徑持續拓寬,水生態保護和文旅融合不斷發展。
會上,杭州提出三點倡議:進一步完善機制,健全聯盟工作機制,建立信息共享渠道,促進工作分享與人才交流;進一步提升能力,加強學習、儲備人才,提升區域水環境治理水平,建立聯盟內水生態環境治理專家庫、治理案例檔案庫、各類參數數據庫;進一步發掘樣板,繼續培育、總結各類經典案例,在飲用水源保護、美麗河湖建設、環保產業合作等方面總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來源:中國新聞網
根據聯盟盟約,2025年輪值市將由紹興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