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利委員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和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持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水利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科技創新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近期,珠江水利委員會完成2024年科技成果盤點工作,涌現一批亮點科技成果,累計取得技術獎勵、標準、專利軟著、論著、科普、科技項目等12大類575項成果,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強勁動能。
珠江水利委員會始終堅持守正創新,樹牢“全委一盤棋”理念,強化科技創新攻關,年度科技成果呈現四大亮點。一是技術成果獎勵取得新突破,年度獲各類技術成果獎勵91項,同比增長55%,其中14項技術成果獲省部級獎項,“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防御能力和生態功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和“多基無人智能系統跨域協同感知技術與應用”等2項牽頭成果獲大禹二等獎。二是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年度獲授權專利技術共167項,其中發明專利125項;數字孿生大藤峽模型平臺、“大禹知水”水務知識大模型平臺等103項數字孿生領域原創技術應用效果良好;珠科院“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協同調控理論框架研究”入選“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三是科技創新力量進一步壯大,水利部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重點實驗室已完成籌建驗收準備工作,新增珠江河口動力環境與咸潮演變、東江流域水資源與生態環境2個省部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廣西紅水河珍稀魚類保育工程研究中心獲批認定,創新基地體系更加完善。四是科技推廣轉化效能進一步凸顯,年度主編或參編各類技術標準85項,同比增加175%,灣區水利標準《海堤生態化設計技術指南》通過技術審查,有望實現水利領域灣區共通執行標準零的突破;16項優秀技術成果入選省部級先進實用和成熟適用推廣清單,其中11項數字孿生領域成果,覆蓋流域治理管理能力提升的各個環節;推進科技資源科普化,圍繞防災減災、水環境水生態保護、水利安全生產等領域創作科普作品10部,其中《保護水中“小精靈”—唐魚》獲廣西網絡科普作品創作大賽一等獎。
下一步,珠江水利委員會將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保障珠江水安全”的流域水利工作總體目標,聚焦流域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集智攻關,大力發展水利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先進、實用的珠江水利科技支撐體系,全面提升科技支撐引領能力,按照規范化、專業化、精細化要求,全面梳理項目成果,系統總結實踐經驗,不斷推進科技成果量質齊升,為實現珠江水利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扎實的科技支撐。
來源:水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