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著開源大模型DeepSeek對外發布,人工智能在多領域、多場景、多產品中廣泛落地。日前,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已經初步完成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并正在進行集團信息系統與人工智能(AI)平臺的對接上線工作,自主研發的大模型知識庫平臺已進入到內測階段,將于近期在集團公司內網上線。
本次部署采用國產化AI算力服務器,同時適配包括DeepSeek-R1在內的多個大模型,并與本地化私域知識融合,通過API接口向集團公司各應用系統開放調用,滿足不同業務場景的智能辦公需求,便于用戶在知識庫等多個場景進行智能化推理與問答。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該平臺的上線使用將大幅度縮短員工信息獲取時間,賦能企業辦公效率提升。
人工智能邁向高效、低成本發展的新階段,給南水北調及國家水網智慧化建設帶來了新的轉型升級與發展機遇。2月8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召開人工智能專題務虛會,專門安排部署集團“AI+”專項行動,要求以人工智能賦能高質量發展,推動水利傳統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實施“AI+”專項行動,將人工智能應用于工程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全生命周期和現代企業管理各方面,為保障南水北調“三個安全”、提質增效、又好又快推進國家水網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建設現代新國企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和保障。
以此為契機,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水網智科公司近期開展第一輪密集調研,相關團隊赴杭州、嘉興及上海,在云深處、之江實驗室、海康威視、貴仁科技、南湖實驗室、商湯科技等人工智能相關科研機構與頭部企業現場調研,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的前沿發展趨勢,并結合業務實際,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水網建設領域的應用前景。公司同時積極與中國移動、中國星網、中科院自動化所、科大訊飛、中興通訊等機構及企業溝通交流,牽頭對接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赴東線公司開展人工智能專題講座,展望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趨勢,通過深化產學研融合,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調度優化與智能運維等方面的創新應用。
近年來,作為服務南水北調、國家水網全生命周期智慧化建設運營的實施主體,水網智科公司深刻認識到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應用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以具體舉措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南水北調和國家水網建設運營中廣泛運用。
高標準要求落實戰略部署。
為全面落實國務院國資委“人工智能+”戰略部署,加快構建集團級人工智能發展體系,目前集團“人工智能+”專項行動方案正在加快編制。本次方案將從統籌協調、業務引領、技術支撐、示范應用、人才隊伍、產業協同等多個方面,全面規劃集團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的實施路徑,引領水網行業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
高質量研討突破技術壁壘。
今年以來,水網智科公司先后召開多次研討會,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智能支撐底座、專家人才隊伍、產業生態體系等,加快探索如何將大模型、具身智能、空間智能等人工智能技術深度應用到南水北調及國家水網建設運營管理之中,提升工程建設、工程運維、災害預測、綜合辦公、經營管控等各領域的智能化水平。
高價值驅動攻克應用場景。
在基本完成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的同時,水網智科公司還嘗試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適合水網行業特色場景之中,如將大模型與智能辦公相結合,通過自動化條款提取和風險識別,優化合同審核流程、提升審核效率;逐步開展大模型技術在網絡安全領域的應用實踐,借助大模型技術的深度學習和模式識別,有效提升網絡安全防護的精準度和效率。
下一階段,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將進一步找準“人工智能+水網”的切入點,探索構建適合水利業務特點的水網行業大模型,孵化一批具有行業特色的AI數字化產品,打造一批示范性強、帶動性廣的標桿性應用場景,推動AI賦能智慧建造、智能調度、智能運維等核心業務,助力國家水網智慧化發展邁向新階段。
來源:中國南水北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