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以未來新水務服務美麗中國”座談會在北京北控水務大廈召開。會議圍繞未來新水務專家委員會的戰略研究成果——《未來新水務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展開深度研討,形成四大行業建言,為水務行業發展及“十五五”規劃提供參考。未來新水務專家委員會全體專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邵益生、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兼總工程師夏青、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環境與資源所所長/清華大學教授劉銳平等行業專家,北京建工修復公司副總經理李書鵬、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實驗室主任魏源送等全國政協委員,北控水務集團執行總裁李力,新華網、中國環境報等權威媒體代表參與會議。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洪臣主持會議并簡要介紹會議背景。他表示,水務行業正迎來歷史性革新點,壓力與契機并存。值此“兩會”即將召開之際,未來新水務期望形成來大范圍的智慧融通與啟迪創新,推動水務行業升級發展。
北控水務集團執行總裁李力發表致辭。他表示,北控水務倡導未來新水務概念,并深度參與到這一事業的組織及推動中,旨在推動水務行業科技創新范式升級,為企業未來發展探索方向。
清華大學教授王凱軍向與會嘉賓系統介紹了未來新水務及2年來主要活動及成果。“未來新水務”是由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北控水務集團共同支持,行業十余位權威專家聯合于2023年3月發起的重大開發計劃。事業啟動至今,著眼于產業鏈上的技術問題,探索戰略、模式、技術創新方向,已布局8項重大研究課題并取得初步研究成果,更多課題正在積極謀劃中。

未來新水務專家委員會宣讀了文章核心內容:基于對當前問題的深刻認識,水務行業需重點支撐“建設美麗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支撐現代化進程”三大使命,提出了三大任務方向。并基于戰略思考提出開展國家級新海淡戰略研究、推動“水-碳協同”、提升生態用水權重、建立全成本核算及動態調整的水價體系等行業建言。
各參會嘉賓對文章及議題展開研討,對相關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專家聚合、面向未來的方向性研討,是激勵越自我利益、提升行業發展效率的有效手段;由于今年是“十五五”謀篇布局之年,時值未來新水務事業開展兩周年,與會嘉賓還圍繞“十五五"規劃及未來新水務發展進行建言研討。此次形成的行業建言,是反映行業發展關鍵問題的戰略級思考,也是具有前瞻性與實操性的發展建議。

面向未來,與會嘉賓對行業發展潛能及轉型路徑懷有堅定信心。行業整體革新的關鍵在于理念認知的更新發展,而匯聚行業權威智識形成的共識理念,能夠助力精準定位改變行業的“小切口”,以局部支點撬動更廣泛力量,推動系統性變革。

建言1:開展國家級新海淡戰略研究,將其納入國家水網建設,確保充沛水量 海水淡化成功助力部分國家實現發展與水稟賦“脫鉤”,創造巨大發展空間。建議從國家層面開展新海淡戰略研究。當前國家水網主干體系包括水資源配置和供水保障體系、流域防洪減災體系、河湖生態系統保護治理體系等,建議將海水淡化納入國家水網建設,推動戰略落地。
建言2:推動“水-碳協同”,挖掘能源價值,釋放水務負碳潛能 諸多發達國家將水務行業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力量,推動技術進步。“雙碳”目標亦是驅動中國水務行業下一輪發展的動力。建議構建“水-碳”聯動核算機制,率先將取消化糞池、水源熱泵應用納入減排技術清單,促進水務行業的綠色轉型。
建言3:提升生態用水權重,構建用水新格局 現行用水格局中,生態用水長期被擠占。建議改變水資源分配格局,提升生態用水權重,保障基本生態流量,形成“水面覆蓋率”管控指標;打造工農業用水以再生水為主、城市生活用水以優質天然水和海水淡化為主、生態用水水以自然降雨和再生水高效利用為主的用水新格局。
建言4:建立全成本核算、動態調整的水價體系,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當前使用者付費難以覆蓋水務服務成本,企業運營困難。建議把價格納入到水資源戰略布局中通盤考慮,建立全成本核算、動態調整的水價體系,解決污泥處置、管網維護、再生水利用等價格機制遺留問題,為水務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