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政策 > 《株洲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株洲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發布日期:2025/2/18 10:07:50
        《株洲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草案)》

        公開征求意見

        附件:《株洲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草案)》

        株洲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2025年2月17日

        株洲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草案)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增強城市雨洪自然調節能力,保護和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適用范圍和概念】本市行政區域內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海綿城市,是指通過保護和利用自然生態空間,發揮建筑、道路、綠地、水系等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具備自然積存、滲透、凈化功能的城市。

        第三條【總體要求】城市建設應當遵循生態為本、自然循環、規劃引領、統籌推進的原則,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指標要求,增強雨水就地消納和滯蓄能力。

        第四條【政府及部門職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統籌推進本行政區域內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保障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所需經費。

        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海綿城市建設的組織協調、技術指導、督促推進等工作。

        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水利、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城市管理、林業、氣象等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負責海綿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相關工作。

        第五條【規劃要求】自然資源和規劃主管部門在組織編制或者修改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時,應當體現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明確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將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等海綿城市建設管控指標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會同自然資源和規劃、水利、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城市管理等有關部門編制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時,應當明確海綿城市建設空間布局和海綿城市建設管控指標,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管控。

        自然資源和規劃主管部門在組織編制或者修改詳細規劃時,應當銜接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涉及對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相關空間管控內容進行調整的,應當征求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利、林業等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

        相關部門編制道路、綠地、水系、排水防澇等相關專項規劃時,應當與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充分銜接,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將內澇防治標準、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作為約束性控制指標。

        第六條【規劃管控的落實】自然資源和規劃主管部門在出讓或者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前,應當將內澇防治標準、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納入規劃條件,并將其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的組成部分;在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階段對規劃設計方案進行審查時,應當明確建設用地豎向規劃和周邊地區豎向銜接要求。

        第七條【建設要求】城市建設項目應當落實下列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一)建筑與小區建設應當采取屋頂綠化、透水鋪裝、雨水調蓄與收集利用等措施,提高雨水積存和滯蓄能力;新建住宅小區的硬化地面,透水鋪裝的面積比例不低于40%;

        (二)道路與廣場建設應當改變雨水快排、直排方式,通過在綠化帶中建設生物滯留、雨水調蓄等設施,在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停車場、廣場等使用透水鋪裝、生態樹池等設施,增強雨水消納功能;

        (三)公園和綠地建設應當采取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人工濕地、植草溝、雨水塘等措施,消納自身雨水,并為周邊區域雨水提供滯蓄空間;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建設要求。

        第八條【同步建設】建設單位應當將海綿城市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

        咨詢、設計單位應當在編制建設項目建議書、規劃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文件時落實海綿城市建設內容和指標要求。

        施工圖審查機構應當對建設項目的海綿城市專項設計進行審查,并出具審查意見。

        施工單位應當按照建設項目設計文件、施工技術標準、海綿城市建設質量標準和規范進行施工。

        監理單位應當按照建設項目設計文件以及海綿城市建設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實施工程監理。

        第九條【建設質量監管】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利、交通運輸、城市管理等主管部門,應當將海綿城市建設內容納入建設工程質量監督范圍,并書面記錄監督情況。

        建設單位組織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時,應當對海綿城市建設內容進行查驗,在竣工驗收報告中載明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措施落實情況,并將相關資料報有關主管部門備案;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條【運行維護主體】海綿城市設施的運行維護主體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市政設施中的海綿城市設施,由相關市政設施維護主管部門或者其委托單位負責運行維護;通過特許經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模式建設的海綿城市設施,按照合同約定進行運行維護;

        (二)公共建筑、商業樓宇、住宅小區、工業廠區等的海綿城市設施,由所有權人或者其委托單位負責運行維護;

        (三)運行維護主體不明確的,由使用人負責運行維護。

        第十一條【運行維護要求】海綿城市設施養護、維修,應當符合海綿城市設施運行維護技術規范;具體規范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

        海綿城市設施運行維護主體應當建立健全運行維護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人員,加強日常巡查、維修和養護,保證海綿城市設施正常運行;在城市雨水行泄通道、易發生內澇路段等建有海綿城市設施的區域設置警示標識、監測預警裝置,制定應急預案,對海綿城市設施和配套監測設施采取相應保護措施。

        各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對所屬行業海綿城市設施的運行維護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二條【海綿城市設施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實施下列影響海綿城市設施正常安全運行的行為:

        (一)損壞或者擅自挖掘、拆除、改動、占用海綿城市設施;

        (二)損壞或者擅自移動海綿城市設施區域的警示標識;

        (三)向海綿城市設施傾倒或者堆放垃圾、樹葉等易堵塞物;

        (四)法律、法規、規章禁止的其他影響海綿城市設施正常安全運行的行為。

        因工程建設需要,確需挖掘、拆除、改動、占用海綿城市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征得所有權人或者運行維護主體同意;屬于行政許可事項的,應當依法申請行政許可。建設工程完成后,應當及時恢復海綿城市設施并承擔相關費用;不能恢復的,應當在同一地塊或者項目內新建原有同類功能的海綿城市設施。

        第十三條【信息化管理】市人民政府應當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智慧監管系統建設,整合河湖水情、市政排水、水質檢測、氣象等相關信息,提升海綿城市建設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條【政策支持和宣傳引導】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采取下列措施支持海綿城市建設:

        (一)完善產業扶持政策,發展海綿城市建設相關產業;鼓勵、支持海綿城市建設科研和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

        (二)制定海綿城市建設獎補政策,對于特色海綿城市建設產業和項目給予獎勵和補貼;

        (三)加強海綿城市科普宣傳,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海綿城市建設管理。

        第十五條【公職人員法律責任】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法律責任】違反本條例規定的,依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城市道路管理條例》《株洲市城市綜合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第十七條【名詞解釋】本條例所稱海綿城市設施,是指采用自然或者人工模擬自然生態系統控制城市雨水徑流的設施,包括城市水系、公共建筑、住宅小區、道路、廣場、停車場、公園綠地、排水設施等中的下列設施:

        (一)透水鋪裝、生物滯留設施、下沉式綠地、屋頂綠化、滲透塘、滲井等滲滯設施;

        (二)蓄水池、雨水罐、雨水塘等集蓄利用設施;

        (三)調節塘、調節池等調節設施;

        (四)人工土壤滲濾、植被緩沖帶、雨水濕地等截污凈化設施;

        (五)植草溝、滲管(渠)、管渠及附屬構筑物等轉輸設施;

        (六)具有滲、滯、蓄、凈、用、排等功能的其他設施。

        第十八條【施行時間】本條例自年月日起施行。

        來源:株洲市人大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上海浦東新區供排水正式開啟市區一體化管理
    山東多地拉緊汛期防線 織密“安全網”
    人民網評:守住江河安瀾,繪就人水和諧新畫
    安徽:全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流域綜合治理時代,正式開始了!中央釋放明
    “兩重”建設推進已滿一年,一批重點工程向
    城市污水經過幾次“大循環”才能回歸自然水
    石家莊這項工程完工!市區東部防洪排澇能力
    《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錄(第二批)》發布
    六部門加強河湖生態流量管理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3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6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7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8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9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