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柳州水質全國“五連冠”,密碼何在?
    柳州水質全國“五連冠”,密碼何在?
    發布日期:2025/2/6 11:12:31
        人類文明,因水而興。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也是大河文明。

        說起中國南疆八桂大地上的柳江,你會想到什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筆下的“江流曲似九回腸”?還是宛若百里畫廊的青山、碧水、藍天,春日江畔醉人的紫荊花海,抑或安棲于此的桃花水母、中華秋沙鴨等“水中活化石”?

        1月23日,生態環境部公布2024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柳州在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排名中位居第一名。從2020年起,柳州已連續5年獲得全國“水質冠軍”。

        從“酸雨之都”,到全國水質“五連冠”。這背后,有著怎樣的“秘籍”?站在新起點,柳州如何持續擦亮“一江水”城市名片,進一步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不斷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春節前夕,記者深入柳州市,探尋那些穿越歷史時空的柳江印記和背后的幸福密碼。

        見證:百里畫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柳江,從云貴高原出發,經壯侗苗瑤的山山嶺嶺,浩浩蕩蕩奔流而下,是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第二大支流。它在柳州拐了個彎,懷抱著一方熱土,孕育了柳州人。

        江濱公園、柳州文廟、蟠龍山公園、窯埠古鎮、江岸飛瀑、江中噴泉……這些形態各異的景點,宛如一粒粒珍珠被柳江串起,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百里畫廊。

        1月15日午后,記者沿著柳江南岸的江濱公園步道,來到當地風景名勝趙家井,只見這古井像一顆晶瑩翡翠,鑲嵌在柳江之濱。此時,冬日暖陽下,毗鄰的柳江波光粼粼,水質澄澈,折射出迷人的湖藍色。10多名當地冬泳愛好者一番熱身后,一個個跳入水中盡情暢游,享受著這藍天碧水下的歡愉。

        柳州當地居民在趙家井旁一帶柳江水域游泳、跳水,感受“冠軍水”帶來的歲月靜好。視頻攝制:記者余鋒

        在這些當地冬泳愛好者中,剛退休兩年的楊崇毅是比較特殊的一位。

        楊崇毅1983年大學畢業后,在柳州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后更名為自治區柳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從事環境監測工作并曾任站長,是個老環保、老監測。他從1986年開始冬泳至今,親身經歷和感受了柳江河水質的變化。

        “如果你知道柳江的污染歷史,你就知道這個全國第一名有多難得了。”楊崇毅說。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柳江因沿岸工業發展一度污染嚴重,排污口未截污前,每到過年時,城里人家家戶戶殺雞殺鴨,產生大量的血腥污水排到柳江,江面五顏六色,臭不可聞。

        如今,柳江水質由過去的三類、劣三類到如今的二類以上,讓楊崇毅由衷感到欣慰:“近年來,在柳江的魚峰區沙煲灘地表水監測控制斷面等河段,多次出現了桃花水母,證實了我們的監測數據和質量是真實可靠的。”

        近年來,柳江部分河段發現桃花水母,證明當地水質逐步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柳州市生態環境局提供

        據楊崇毅介紹,桃花水母作為一種淡水水母,最早誕生于約5.5億年前,古老而珍稀,有“水中大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之稱。桃花水母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在淡水流域生存極為罕見,全國僅有幾處流域出現過報道,近年來在柳江部分河段發現,證明當地水質逐步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除了桃花水母,另一種能證明柳江及其支流水質得到改善和提高的指標生物,便是中華秋沙鴨。

        據了解,中華秋沙鴨全球現存僅約2000只,是第三紀冰川期后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1000多萬年,是中國特產稀有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由于其數量極其稀少以及對棲息地水域環境的極高要求,被人們喻為“鳥中大熊貓”或“水中活化石”。

        2020年4月,中華秋沙鴨首次現身于鹿寨縣黃冕鎮一帶洛清江水域,此后每年都從東北遷徙來此過冬,逐漸成為“常客”。

        “中華秋沙鴉可以說是水域環境的生態試紙。它們對水質的要求非常挑剔,江水稍微有臭味,它們就會飛走,不再停留。”鹿寨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大隊長覃彩蘭說。

        這位當地資深環保人士告訴記者,洛清江是柳江的支流,主要流經工業較為發達的鹿寨縣,在柳州市區下游匯入柳江。10多年前,因工業廢水、城鎮生活污水直排洛清江,以及網箱養殖等,導致洛清江水污染嚴重,曾是一條“納污河”。

        近年來,鹿寨縣把流域水環境治理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多舉措提升鹿寨縣水環境質量,其中洛清江水質及生態系統越來越好,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在二類以上,吸引了多種親水候鳥在此停留棲息。

        時下,在洛清江水域過冬的中華秋沙鴨的數量,也由5年前剛來時的13只,增加到了今年冬春之交的30多只。這也從側面印證,洛清江的水質得到了持續改善。

        答案:在“最難處”攻堅,在“最痛處”亮劍

        在柳州市主城區,柳江自北而來,急轉了一個彎,又向北而去,形成了一個巨大的“U”形。如這“U”形一樣,柳州發展也曾走過一段彎路。

        作為廣西第一大工業城市,當年,柳州工業聲名鵲起,但生態環境惡化,酸雨率一度高達98.5%,被稱為“酸雨之都”。柳州工業博物館專設“生態宜居館”,反映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館內一面弧形墻體,模擬呈現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柳州遭受污染的情景:污水橫流直排柳江、水體布滿烏黑色油污……

        從歷年全國排名前十的城市水質情況看,各地之間的差距非常小,水質指數常常在百分位甚至千分位之間的數對比,水質稍有波動就會影響排名。那么,這個昔日的“酸雨之都”,近年來為何能常年登頂“好水”榜單?

        “答案就是勇于在‘最難處’攻堅,敢于在‘最痛處’亮劍。”1月26日,柳州市副市長陳文敏在新聞發布會上如此表示。

        據介紹,新世紀初,如何處理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曾引發熱烈討論。柳州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認為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并非截然對立,決心通過產業升級和強力治污實現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推進,提出打造“21世紀現代山水工業城市”,全面啟動“碧水藍天”工程。

        “污水只要一出來,群眾馬上就投訴。老百姓盯著我們呢!”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趙福感慨說,柳州的經驗是污水不下河,這些年不斷去找問題,扎扎實實截污。

        近年來,柳州市牽牢治理工業污染這個“牛鼻子”,實施搬遷一批、改造一批、關停一批、整治一批的鐵腕整治,用”長牙齒“的制度讓排污企業痛定思痛,轉型發展。目前,當地500多家“散亂污”企業全部完成整治,40家重點行業企業完成清潔化改造。一批電鍍廠退城進園,柳州鋅品廠等企業搬遷改造,柳化老廠區等政策性關停。累計完成767個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整治完成率96.4%。

        2021年,柳州市通過人大立法頒布了《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用法制的手段來保護柳江,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強大合力,持續擦亮“水質冠軍”金字招牌。

        “柳州是工業城市,工業企業多;柳江支流多,全面監管保護難度大;降雨集中,水量變化大,對河流水質也產生影響等。”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韋永祥說。

        在他看來,柳州市連續5年獲得全國“水質冠軍”,主要是有了幾個依靠——依靠科技,以科技手段不斷完善監管體系;依靠民眾,打造“親清柳江河”志愿服務精品項目,構建全民護河行動體系;依靠聯動,生態、水利、農業、林業、住建等多個部門聯合,組織各縣區開展水污染防治和水質提升專項行動,改善柳江流域水環境質量,同時率先在廣西建立“區內+區外”跨區域協作機制,實現流域的共同保護和上下游的共同治理。

        轉化:清清“一江水”,滋潤生態產業蓬勃發展

        “一灣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柳州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水環境質量是觀察柳州生態環境的重要窗口,也是滋養柳州產業發展的肥厚沃土。

        柳江流域的優質水源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為此,柳州市依托良好的水生態環境,發展特色農業,打造綠色農產品品牌,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以融安金桔產業為例,在清澈的冠軍水滋養下的金桔樹,產出的金桔果實飽滿、口感清甜、營養豐富、品質上乘,為果農帶來了豐厚收入,成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群眾脫貧致富的“黃金果”“幸福果”。目前,融安縣金桔種植面積達22.6萬畝,2024年總產量預計達26.2萬噸,產值36億元,帶動全縣10余萬人獲益。

        除了融安金桔,柳州螺螄粉產業也在水生態環境改善的浪潮中蓬勃發展。優質的水源保障了螺螄、米粉等原材料的品質,促進形成了從原材料種植、養殖到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2024年,柳州市螺螄粉全產業鏈銷售收入達759.6億元,同比增長13.4%。

        同時,“冠軍水”的優良水質也為水產養殖業帶來了蓬勃生機。

        近年來,柳州積極推動生態水產養殖,冠軍水注入的陸基圓桶水產養殖模式,配套建有進水口、排污口和各種消殺、過濾、沉淀等水循環系統工程,具有占地面積小、養殖密度大等優勢,且養殖周期不受季節性限制、養殖水質可控,產出的魚類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新型綠色生態養殖模式。目前,該養殖模式在鹿寨、北部生態新區等多個縣區逐步推廣。

        廣西農墾沙塘現代漁業示范園位于柳州市柳北區沙塘鎮,屬北部生態新區核心區域,毗鄰柳江,淡水資源得天獨厚。1月14日,記者在該漁業示范園看到,在400多個80-200立方米不等的陸基圓桶里,養著草魚、鱸魚等近10種魚類,魚兒不時在碧波中歡快跳躍。

        “我們養魚的水是從200米外的柳江抽上來的,冠軍水養出高品質、好味道的魚。”廣西農墾沙塘農場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軍林得意地介紹說。近年來,該公司的“柳江河”品牌淡水魚產品廣銷區內及廣東、云南、貴州等地,遠銷歐美多國。

        柳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覃艷梅表示,今后,該局將全方位、立體式宣傳,將“柳州好水養好魚”等“柳州好水+”品牌形象植入消費者心中,全面提升品牌的市場競爭力與知名度,讓柳州農產品憑水之靈氣、質之優良在市場脫穎而出。

        “一江水”,還滋潤著當地的生態文旅產業不斷壯大。

        如今,“百里柳江百里畫廊”成為柳州的亮麗城市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游覽,水上公交專線、環江濱水大道公交專線成為熱門觀光線,碼頭經濟、夜游柳江等業態蓬勃發展,住宿餐飲、休閑娛樂等產業持續增長,旅游產業收入逐年攀升,近五年來年均增長率達到18%以上,為柳州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中在2024年,白天或晚上在柳州乘坐游船游江人數近120萬人次,整個百里柳江接待人數超1000萬人次。奧運冠軍張雨霏、練俊杰來到柳江,也贊嘆“冠軍水”、為柳江點贊。

        “正是這‘一江水’,造就了柳州‘工業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業最強’的美譽。”柳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劉莉說。2025年,該局將進一步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宣傳好“一江水”的城市名片,辦好第八屆柳州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大會。

        同時,加強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在百里柳江沿線,規劃打造更多如農家樂、高端民宿、音樂小鎮、親子活動等農文旅相結合、水陸聯動的休閑旅游項目,持續推進柳州“網紅”變“長紅”,讓“流量”變“留量”。

        來源:廣西日報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上海浦東新區供排水正式開啟市區一體化管理
    山東多地拉緊汛期防線 織密“安全網”
    人民網評:守住江河安瀾,繪就人水和諧新畫
    安徽:全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流域綜合治理時代,正式開始了!中央釋放明
    “兩重”建設推進已滿一年,一批重點工程向
    城市污水經過幾次“大循環”才能回歸自然水
    石家莊這項工程完工!市區東部防洪排澇能力
    《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錄(第二批)》發布
    六部門加強河湖生態流量管理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3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6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7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8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9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