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財政部等六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到2030年,幸福河湖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以各地“母親河”為重點建成一批幸福河湖;到2035年,江河湖泊保護治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河湖面貌全面提檔升級,“河安湖晏、水清魚躍、岸綠景美、宜居宜業、人水和諧”的幸福河湖基本建成。
水利部22日就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朱程清在會上介紹,近年來,水利部與各地相關部門一道,積極推進幸福河湖建設,越來越多的河湖活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成為群眾家門口的“詩和遠方”。2022年以來,水利部會同財政部在全國遴選62條(個)河湖,實施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同時,水利部組織制定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實施意見、負面清單指南、成效評估指標體系和幸福河湖評價技術標準,指導各地規范項目實施,有序推進幸福河湖建設。
另外,長江、黃河、淮河等7大流域均通過流域省級河湖長聯席會議部署推進流域內幸福河湖建設。全國31個省份通過省級總河長令等方式部署開展幸福河湖建設。各地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創新“河湖+”“水利+”經濟融合發展模式,構建以河湖為軸線的高質量發展空間,以幸福河湖建設帶動產業結構調整,讓高質量發展的綠色更濃、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意見》明確,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優勢,以流域為單元,統籌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文化和岸線保護,治水之害、用水之利、彰水之美,以高品質河湖生態環境支撐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著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意見》從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清潔美麗、推動河湖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保護傳承弘揚江河文化等5個方面部署幸福河湖建設的任務。
另外,為展示幸福河湖建設成效,水利部日前公布2024年幸福河湖優秀案例,共24個,分別為:河北省永定河(懷來縣段)、沁河;遼寧省小湯河;黑龍江省呼蘭河(鐵力市段);江蘇省永安河;浙江省靈山港、浙東運河;安徽省但家廟河(霍山縣段);福建省九十九灣溪、木蘭溪;江西省北潦河、宜水;山東省黃河(濟南市歷城區段);河南省黃河(洛陽市孟津區段);湖北省淦河;湖南省瀏陽河;廣東省南崗河;廣西壯族自治區邕江(郁江南寧市段);重慶市淮遠河、臨江河;四川省花溪河、沱江(資陽市雁江區段);陜西省漢江(漢中市段);寧夏回族自治區渝河(隆德縣段)。
這24個案例圍繞“河安湖晏、水清魚躍、岸綠景美、宜居宜業、人水和諧”目標,實施河湖系統治理、提升河湖管護能力、助力流域區域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朱程清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將指導各地完善幸福河湖建設工作機制,通過推進幸福河湖建設,持續改善河湖生態環境,夯實流域區域經濟綠色發展、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提升的基底,建立健全河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河湖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向發展優勢、經濟優勢轉化,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統籌兼顧,走因江河而繁榮興盛的幸福之路。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