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去年新建的一座水質自動監測站,可自動監測COD、氨氮、總磷等11個因子!”日前,在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三元溝水質自動監測站,十堰市生態環境技術中心水質監測科負責人侯玉婷指著一套套新設備介紹說。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十堰承擔著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政治責任,保水護水是十堰“天大的事”。十堰水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大小河流2489條,其中直接匯入丹江口水庫的一級支流有12條。
過去,十堰全市累計建成水質自動監測站與水質監測微站近50余座。這些水質自動監測站與水質監測微站,是“千里眼”與“順風耳”,能及時、準確地監測大部分重點河流水質變化情況,為有效保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安全發揮了很好的前沿哨兵作用。
為更好地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2024年初,經深入分析研判,十堰市又新建成水質監測微站26座,監測因子9項至11項不等,并于2024年12月28日通過驗收。至此,十堰全市已累計建成水質自動監測站與水質監測微站76個,實現了全市重點流域水質自動監測全覆蓋。
這些水質自動監測站,每4小時產生一組水質監測數據,并通過十堰市丹江口庫區水質保障中心進行在線預警。一旦發現水質異常立即報警,相關單位聞令而動,迅速深入現場進行處理。
侯玉婷說,十堰實現重點流域水質自動監測全覆蓋,可實時監測水質,全面、科學的反映全市流域的水質狀況和變化趨勢,為保護十堰水源地水環境安全提供有效的監管手段。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