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深入落實河湖長制工作新聞發布會獲悉,近年來,廣西系統推進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不斷提升河湖管理保護能力,持續擦亮廣西“山清水秀生態美”金字招牌。今年前三季度,廣西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8.2%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為100%,有9個市進入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好的前30個城市名單,柳州市保持全國第一。
在強化落實河湖長制方面,廣西始終堅持把深入落實河湖長制作為提升水治理能力和完善水治理體系的重要抓手,簽發自治區第8號總河長令,召開河湖長制暨總河長工作會議,深入西江、漓江等巡河調研,帶動全區2.6萬余名河湖長履職巡河巡湖100萬余次。加快推進廣西水網建設、河湖生態保護、碧水保衛戰等河湖長制重點工作,將大中型灌區渠系、重大引調水工程納入河長制工作體系,制定河湖長制與司法審判聯動協作機制,充分發揮“河湖長+警長”“河湖長+檢察長”等機制作用,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穩妥處置涉河湖重大問題。
在系統推進河湖保護方面,廣西加速構建八桂水網,為河湖保護治理提供基礎保障。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組織實施西江等41條主要河流生態流量監測預警、考核評估,開展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累計建成城鄉污水處理設施851座,完成86段設區市、13段縣級市黑臭水體治理,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統籌推進漓江全流域保護、全覆蓋治理,首次發布漓江生態環境質量指數,數字孿生漓江投入使用,努力把漓江打造成為國內江河綜合治理典范和世界級生態環境保護樣板。
在河湖庫“四亂”問題整治方面,廣西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制度優勢,縱深推進河湖庫“清四亂”,全面排查306座大中型水庫,復核2.3萬余個遙感圖斑,清理整治“四亂”問題1500個,推進河湖智慧監管,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方式加強河湖庫巡查管理,建設茅嶺江“智慧河長”數字監控系統。組織開展西江干流安全保護、非法碼頭整治、漁政亮劍等一系列河湖保護專項行動,排查問題線索1125條,查處違法違規案件654件,全區河湖面貌持續穩定向好。
在打造幸福河湖方面,廣西建立河湖健康檔案,滾動實施“一河(湖)一策”,有序推進南寧市派蘭河、百色市平江河等288條河流健康評價,系統治理桂林市甘棠江等106條中小河流。挖掘各地水風景、水文化特色,成功創建永福縣板峽水庫水利風景區。在全區范圍內推進水岸共治,因地制宜打造100條(段)幸福河湖,越來越多河湖呈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景象,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在凝聚治水合力方面,廣西與云南、貴州、湖南、廣東四省開展省際河湖聯合巡查,攜手推進湘江、萬峰湖、鶴地水庫等跨界河湖庫保護治理。實施第二輪右江、漓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推動簽訂新一輪九洲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共同守護流域水生態水環境。河湖管護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注冊志愿者達180萬余人,舉辦2024年廣西宣傳貫徹河長制主題現場會,推進建設“河小青”志愿服務站,選聘“節水大使”“河小青”“民間河長”等志愿隊伍,營造合力守護河湖的良好氛圍。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