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經第四次修正,《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正式發布。為加強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保護和改善湟水水質,該條例正式制發。
《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適用于青海省行政區域內湟水流域地表水體、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
湟水流域(不含大通河流域)行政區域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寧市(城東區、城中區、城西區、城北區、湟中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源縣),海東市(樂都區、平安區、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條例明確,湟水流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本級財政預算中安排水污染防治資金。湟水流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加強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導和服務。
條例規定,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按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工業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有行業排放標準的,執行行業排放標準的一級標準;沒有行業排放標準的,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一級標準。省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和省水環境質量標準以及本省經濟、技術條件,適時制定嚴于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湟水流域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條例顯示,湟水流域實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禁止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或者漫流等方式排放、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含病原體的污水和其他廢棄物。
此外,條例還提出了預防和治理相關要求。如,湟水流域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建設完善的飲用水水源保護設施,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飲用水安全。禁止在湟水流域工業園區外新建、擴建前款規定的建設項目,改建項目應當減少水污染物排放量。
各類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應當進行安全處置,不得隨意堆放和棄置,不得排入水體。屬于危險廢物的,應當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污泥的收集、貯存、處置應當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和標準。湟水流域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農業環境保護,建立鄉村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無害化處理制度,在有條件的集鎮或者農業人口集中居住區建設污水、垃圾收集和集中處理設施。鼓勵分散農戶采取建設沼氣池、人工濕地等方式處理生活污水。
來源:青海省生態環境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