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威海臨港區堅持十年治水打造“海綿城市”
    威海臨港區堅持十年治水打造“海綿城市”
    發布日期:2024/4/22 10:20:31
        俯瞰威海臨港區,全區的生命之河、景觀之河和發展之河——林泉河穿城而過,河岸楊柳依依,河上白鷺齊飛,河中魚翔淺底,步道上也都是休閑放松的群眾,勾勒出一幅人與水和諧共處、水與城和諧共生的動人畫卷。

        自從2014年啟動林泉河“一河兩岸”濕地修復工程來的十年時間里,威海臨港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在治水、管水上下真功,扎實推進美麗河湖建設,闖出了一條生態惠民的綠色發展之路。

        做足“面子”,打通“里子”

        曾經的林泉河僅是一條三米寬的排澇小河溝,雖然沒有工業污染,但水域岸線雜草叢生、垃圾遍地,為此,剛剛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的臨港區秉持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融”理念,開展系統治理。

        據了解,林泉河濕地工程全長4.8公里,總面積118萬平方米,除了開展硬件設施建設,還需要解決周邊農業面源污染、水域岸線管理、空間結構等問題,工程巨大,為此,全區上下拿出“釘釘子精神”,高標準開展景觀設計與生態治理,打造“治水興水,人水和諧”的精致景觀。

        首先是退養還濕,溝通水系,2015年,臨港區投資一億多元完成河道底泥清淤工程27.1公頃,進行護岸林帶景觀提升,完成水生植被恢復18.6公頃。“因為周邊水庫較少,蓄水能力較弱,所以林泉河還承擔了蓄水的功能,目前的河道寬度是原來的10倍,以‘海綿城市’的理念來打造。”山東綠苑環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孫軍曉說。

        從2018年開始,臨港區接續開展林泉河流域道路、廣場、公園綠化養護工程,越來越多的基礎設施在這里“上新”,林泉河公園逐漸成為群眾的“幸福樂園”。

        河道面貌煥然一新,林泉河內里水質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近幾年,臨港區乘勝追擊,開展河道綜合整治以及水質提升項目,充分發揮海綿城市“滲、蓄、滯、凈、用、排”六大功能,實施“內源污染治理+生態凈化塘+生態溝渠+生態護坡+河湖緩沖帶修復”的生態治理工程。

        在治理過程中,臨港區也探索出了屬于自己的“林泉河經驗”:用“U”型植草溝替代傳統排水溝和雨水管渠,在實現排水功能的同時,兼具截污凈化功能。“在道路修建時,我們選擇了透水混凝土道路,實現雨水滲透,避免地表徑流,將雨水從源頭上留下來、滲下去。”孫軍曉說。

        治水從來不是治理一條河那么簡單。十年來,臨港區嚴抓工業結構調整、清潔生產,開展污染全過程防治;對于農作物秸稈、菜葉、畜禽糞便等,采用農田免耕技術、發酵堆肥、沼氣凈化等方式進行有效利用及處理,還田還園,避免流入河道污染水體;還通過人工復氧、濕地建設等措施對河流生態恢復過程進行主動干預,提高河道自凈能力、改善水質。

        經過全方位的綜合治理,現在,林泉河水質能夠穩定達到甚至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Ⅳ類的目標標準,吸引了白鷺、紅隼、蒼鷹等上百種野生動物來此棲息繁衍,“蝶變”成為集水生生態保護、水質過濾凈化為一體的省級濕地公園。

        維護“全天候”,休閑“不打烊”

        走在林泉河沿岸,潺潺的流水聲攜帶著清涼的氣息鉆進每一個毛孔,讓人心曠神怡。沿河的親水平臺、交通橋、垂釣臺、步道等成為鍛煉、遛娃、打卡的好去處。從清晨到傍晚,這里的市民絡繹不絕。

        “我在這里住了六七年了,這幾年公園、游樂設施都建起來了,這里有水有樹,空氣都格外好。”家住城南人家小區的居民張建平幾乎每天都會來這里跑步鍛煉,這里的變化他都看在眼里。

        除了前來游玩的市民,還有一個人的身影也常常出現在這里。作為林泉河濕地公園的村級河長,王劍隔三岔五就會拿著移動執法設備,沿河巡查一番。

        王劍打開“山東河湖長制”APP,他的定位就出現在了地圖上。“我們會察看河面還有河岸兩側有沒有垃圾,再就是查看河道水質有沒有異常顏色,整個濕地保護區有沒有違法違規建設,還有就是有沒有用電網網魚的情況,發現問題可以在這上面反映。”王劍說。

        像王劍這樣的“河長”“湖長”,臨港區有90名,形成區—鎮—村三級聯動機制,讓臨港區的大小河道、湖泊和水庫等實現了水生態環境管理的全覆蓋。

        加強水污染防治,提升水環境質量,更是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去年年底,威海市生態環境局臨港區分局申請到了2000多萬元的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將用于東母豬河臨港區段的干流和6條支流進行治理修復。

        項目將綜合采用“內源污染治理+生態凈化塘+生態溝渠+生態護坡+岸帶修復”工藝,削減入河污染物總量,提升河流水體自凈能力。“如此一來,將使監測斷面的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標準,在全區范圍內形成‘截、蓄、導、用’并舉的再生水利用體系。”市生態環境局臨港區分局污染防治科科長林茹說。

        經過一系列的水治理創新舉措,林泉河逐漸呈現出“一河清水、兩岸秀色、三季花香、四季常青”的生態景觀,隨著環境優化升級和城市經營開發的有機結合,臨港區在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的道路上實現了共促、共贏。

        來源:大眾網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世界銀行發布《規模化水資源再利用報告》
    葫蘆島市“海綿”公園 既有顏值又有內涵
    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深
    青島全力推進107個水務項目建設
    科技賦能黃河治理 山西譜寫“一泓清水入黃
    河北濕地保護條例將于10月1日起施行
    打造燈塔水廠,這一項目跑出建設“加速度”
    美國工程院院士布魯斯·愛德華·里特曼教授
    呼和浩特市哈拉更片區海綿化改造工程建設完
    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助力美麗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3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4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5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6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7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8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9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