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已由遂寧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2021年10月22日通過,由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于2021年11月25日批準,現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遂寧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
(2021年10月22日遂寧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2021年11月25日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批準)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規劃和建設
第三章 運營和維護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規范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遂寧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遂寧市城市規劃區內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和管理活動。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第四條 海綿城市建設管理遵循生態優先、規劃引領、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原則。
第五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協調解決重大問題。
遂寧經開區、市河東新區、遂寧高新區等市直園區管委會應當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要求,統籌做好轄區內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
第六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為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鼓勵開展行業培訓、技術交流等活動;
(二)廣泛開展科普宣傳,引導、鼓勵單位和個人參與海綿城市建設管理;
(三)鼓勵、支持開展科研和創新,積極推廣海綿新材料新技術;
(四)完善產業扶持政策,發展壯大海綿城市建設相關產業;
(五)統籌安排海綿城市建設資金,鼓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
第七條 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的統籌協調、技術指導、監督考核等工作。
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負責詳細規劃與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銜接,將海綿城市建設主要指標納入到詳細規劃。
發展改革部門負責海綿城市建設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審批、核準、備案和招投標指導等工作。
公安、財政、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水利、城管執法、市場監管、林業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本條例要求,負責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相關工作。
第二章 規劃和建設
第八條 市、縣(市、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組織編制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應當納入國土空間規劃。
第九條 編制詳細規劃及道路、綠地、廣場、水系、排水防澇等相關專項規劃,應當把海綿城市建設有關要求和內容納入其中。
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應當作為詳細規劃的控制指標。
第十條 建設項目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應當明確海綿城市建設內容和指標要求。
建設項目的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應當設置海綿城市專篇。
第十一條 施工圖審查機構應當對施工圖設計的海綿城市專篇進行審查。未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的,不得出具施工圖審查合格證書。
第十二條 舊城區海綿城市建設應當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避免無序開挖。應當以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水體統籌治理為重點突破口,推進區域整體治理,提高雨水積存和滯蓄能力。
第十三條 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應當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進行連片建設和全過程管控,全面推廣海綿型建筑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停車場、公園綠地、水系保護與修復、地下管網和調蓄設施等工程建設,確保雨水徑流特征在新區開發建設前后大體一致。
第十四條 建設項目應當按照下列要求建設海綿城市設施:
(一)建筑與小區按照低影響開發要求規劃建設雨水系統,提高對雨水的積存和滯蓄能力;
(二)道路、廣場和停車場改變雨水快排、直排方式,增強對雨水的消納功能;
(三)公園和綠地采取低影響開發措施,消納自身雨水,并為滯蓄周邊區域雨水提供空間;
(四)城市排水防澇實施雨污分流,科學布局雨水調蓄利用設施,提高內澇防治水平;
(五)城市坑塘、河湖、濕地等水體合理有序開展水系連通,增強水體流動性,提高雨洪徑流的調蓄調配能力;
(六)公共服務設施減少硬質鋪裝面積,根據需要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
(七)工礦企業和工業廠區因地制宜建設雨水收集、凈化、蓄存和利用設施。
第十五條 建設單位應當組織設計、施工、監理等相關參與單位,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不得明示或者暗示相關參與單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降低海綿城市建設工程質量。
第十六條 設計單位應當按照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開展建設項目的海綿城市設計,不得降低海綿城市建設管控的指標要求和海綿城市設施的建設標準。同時,應當就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海綿城市專篇向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作出詳細說明。
第十七條 施工單位重點承擔下列海綿城市建設工程質量責任:
(一)嚴格按圖施工,不得擅自去除、降低或者削減相關海綿城市設施的具體功能、標準和內容;
(二)確保工程所需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采購質量,并按程序進行檢驗和抽樣送檢;
(三)做好海綿城市設施中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和記錄,并在工程隱蔽前通知工程質量檢測單位進行檢測。
第十八條 監理單位重點承擔下列海綿城市建設工程質量責任:
(一)對海綿城市設施中的隱蔽工程,應當保障旁站、平行檢驗、巡視頻率等監理力度,確保按圖施工;
(二)加強對工程原材料的見證取樣檢測,保證進場原材料先檢后用,檢測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須進行退場處理;
(三)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缺陷和質量隱患,應當及時向建設單位報告,有權要求整改或者停工整改。
第十九條 住房城鄉建設、自然資源和規劃、市場監管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海綿城市建設工程原材料、工藝、施工質量、工程驗收等方面的監督管理。
第二十條 建設項目驗收時,建設單位應當在竣工驗收報告中載明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措施的落實情況,并提交竣工驗收備案機關備案。
未按施工圖設計文件建設海綿城市設施的,竣工驗收備案機關不予受理驗收備案申請。
第二十一條 建設項目的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檔案資料,應當在竣工驗收合格后三個月內報送城建檔案管理機構。檔案不齊全的,應當限期補充。
第三章 運營和維護
第二十二條 海綿城市設施應當確定運營維護單位。
市政道路、市政園林綠地、市政排水設施等市政設施中的海綿城市設施,由市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托單位負責運營維護。
公共建筑、商業樓宇、住宅小區、工業廠區等的海綿城市設施,由所有權人或者其委托單位負責運營維護。
運營維護單位不明確的,按照“誰使用、誰維護”的原則確定運營維護單位。
第二十三條 運營維護單位應當對海綿城市設施進行登記,對隱蔽建設和存在安全風險的海綿城市設施進行標識,并開展定期巡查、養護和維修,制定應急處理預案,保障海綿城市設施正常運行。
因運營維護不當造成海綿城市設施損壞或者無法發揮正常功能的,運營維護單位應當按照海綿城市建設標準予以恢復。
第二十四條 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當建立海綿城市設施運營維護的檢查和考核制度,監督運營維護單位對海綿城市設施進行日常維護。
第二十五條 因工程建設需要,確需挖掘、拆除、改動、占用海綿城市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報經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審批,并承擔包括恢復、改建和采取臨時措施在內的全部費用。
第二十六條 對危害海綿城市設施的行為,單位和個人有權勸阻、制止并向有關部門舉報。
第二十七條 禁止對市政道路、市政園林綠地、市政排水設施中的海綿城市設施實施下列危害行為:
(一)向海綿城市設施傾倒廚余垃圾、渣土、施工泥漿、糞便等易堵塞物;
(二)向海綿城市設施排放、傾倒劇毒、易燃易爆、腐蝕性廢液和廢渣;
(三)損毀、穿鑿或者擅自拆卸、移動、占壓海綿城市設施;
(四)其他危害海綿城市設施的行為。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十五條至第十八條的規定,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予以處罰。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三項規定,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逾期不采取補救措施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罰,并依法賠償損失。
(一)危害市政道路中海綿城市設施的,處五百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二)危害市政園林綠地中海綿城市設施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三)危害市政排水設施中海綿城市設施的,對個人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由公安、生態環境等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予以處罰。
第三十一條 建設項目的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工程質量檢測、施工圖審查等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依照國家規定記入本市建筑市場信用監管系統。
第三十二條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未按照本條例規定履行職責或者履行職責不力、失職失責的,由有權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法律法規另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海綿城市設施,是指采用自然或者人工模擬自然生態系統控制城市雨水徑流的設施,包括城市水系,包括且不限于建筑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停車場、公園綠地、排水設施中的下列設施:
(一)透水鋪裝、綠色屋頂、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設施(雨水花園、生物滯留池等)、滲透塘、滲井等滯蓄滲透設施;
(二)濕塘、蓄水池、雨水罐等集蓄利用設施;
(三)調節塘、調節池等調節設施;
(四)植草溝、滲管、滲渠等轉輸設施;
(五)植被緩沖帶、初期雨水棄流設施、人工土壤滲濾、雨水濕地等凈化設施。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所稱建設項目,限于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所稱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是指通過自然與人工強化的滲透、滯蓄、凈化等方式控制城市建設下墊面的降雨徑流,得到控制的年均降雨量與年均降雨總量的比值。
第三十七條 本條例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