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將于9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優先保護飲用水,并將實行最嚴格的法律責任追究,其中,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水污染物的,最少罰20萬元。
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禁網箱養殖
《條例》優先保護飲用水。其中規定,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從事網箱養殖等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
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禁止從事網箱養殖、旅游、游泳、垂釣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已建成的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
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
毀損、擅自移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護欄圍網、地理界標和警示標志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無證排放水污染物最少罰20萬元
與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相比,《條例》提高了針對嚴重污染水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下限。
《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并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超過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水污染物的;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水污染物的;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私設暗管,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未按照規定進行預處理,向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不符合處理工藝要求的工業廢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