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是新時期全國重點流域環境整治的鮮明旗幟、正確方向和總動員令。”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24日說,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沿淮四省要將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狠抓落實,推動淮河休養生息走在全國前列。
據介紹,沿淮四省政府始終把保障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基礎環境調查和專項整治,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累計投入約21億元,通過打深水井、自來水通村等飲水工程建設,解決流域590萬農民飲水安全問題。
記者從此間在揚州舉行的“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專題會議”上獲悉,沿淮四省規劃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列入《規劃》的656個治污工程項目,已完成347個,占53%;調試51個,占8%;在建170個,占26%;前期準備53個,占8%;未啟動35個,占5%。山東、江蘇、安徽和河南項目開工率分別為98%、86%、79%和76%;山東、河南、安徽和江蘇項目完成率分別為72%、52%、43%和30%。
“流域水污染防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個地區和部門,只有團結協作,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大協作體系,才能夠形成治污合力。”周生賢指出,要強化重點城市污染防治,對鄭州、徐州、鹽城、棗莊、濟寧、平頂山、淮南、淮安、揚州、連云港、信陽、臨沂、蚌埠、宿遷等14個COD年排放量占全流域65%以上的城市,要率先落實規劃任務。要嚴格制漿造紙、制革、農藥、染料、紡織、釀造、石油化工等建設項目的審批。加強對涉砷、鉻企業督查,重點督查其審批手續、治污設備運行、達標排放和原料、廢渣存放及轉移情況。對典型環境污染案件實行掛牌督辦,依法實施上限處罰。對環境違法行為突出地區和行業實行“區域限批”、“行業整治”。加強流域涉水重點排污單位持證排污和在線監控設施運行情況監管,確保企業達標排放。新建污水處理廠必須配套脫氮工藝,在建和已建的2010年底前完成脫氮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