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昨日就“當前環境保護形勢和任務”接受中外記者專題采訪時表示,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建設項目設置了“防火墻”,歸納起來是“四個不批、三個嚴格”。
“四個不批”,即國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設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一律不批;環境污染重,產品質量低,能耗、物耗消耗高,特別是污染物排放不能達標的項目一律不批;環境質量不能滿足環境功能要求的,盡管是好項目,但是當地的環境質量已經不能滿足環境功能要求的,已經沒有總量指標了,也一律不批;建設項目如果位于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的項目一律不批。
“三個嚴格”,即嚴格限制涉及到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以及重要生態功能區的項目嚴格限制;嚴格控制高耗能,就是產業開發中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量大,嚴格限制審批,并且要堅決杜絕已被淘汰的項目以所謂技術改造、拉動內需為名義上項目;第三個“嚴格”,嚴格按照總量控制的要求,把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區域、行業、企業發展的約束條件。
吳曉青介紹,環保部針對鐵路建設投資加快的新情況,主動與鐵道部進行溝通,探索建立現場評估聯合審查的機制,加快項目的審批速度。在提高審批效率的同時,對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從嚴把關,對存在環境隱患的總投資的1040億的14個化工、石化、鋼鐵、火電、造紙等項目實行了暫緩審批或者是不予批復。通過這些措施,有力地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在記者會上表示,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公布了2008年全國COD比2007年排放量下降了4.4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5.95%,這是自2007年污染物總量開始實現雙下降之后的又一個好的成績。取得這樣的成績可以歸結為五大原因。其中,支持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陸續到位,綠色信貸和綠色證券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同時,中央財政還專門撥付了34億元資金來支付環保部門的能力建設。
張力軍說,環保部將在五方面加大對水污染的治理:第一,要進行源頭控制,不符合規劃要求、不符合環境質量要求、不符合總量控制要求的企業,不能再建;第二,要推動重點流域規劃的實施,重點是要建設一批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并且要對河流實行綜合治理;第三,要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第四,要保障飲水安全;第五,要加大考核力度,重點是中央要加大對省的考核力度,省要加大對各市縣的考核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