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社會關注的吳江自來水價格調整聽證會昨天下午在松陵飯店舉行。
市物價局向與會者通報了《關于華衍水務自來水調價成本監審報告》,報告稱,吳江華衍水務有限公司投資的全市區域供水一期工程于2005年11月1日起正式投入生產使用。原設計日制水能力30萬噸,后經改造,增加了10萬噸。二期工程也在2008年7月1日正式投入生產使用,設計制水能力20萬噸,投資5.5億元。而水價單位成本從2007年1.4302元到2008年的1.7225元,上升了0.2923元,升幅為20.43%。特別是制水成本和期間費用的上升,制水成本上升30.44%,期間費用上升32.54%。
大量的資金投入加上成本的大幅上升,導致吳江華衍水務在2007年和2008年主營業務均呈虧損狀態。2007年虧損2299萬元,2008年虧損5896萬元。
按照“補償合理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負擔”的原則和社會的承受能力,市物價局提出了調整自來水價格的建議調價方案(見下表)。
面對建議方案,“監審報告”中提及的漏損率和企業財務成本成為聽證代表爭論的焦點。
市人大的陳其榕認為,華衍水務目前虧損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借貸多,還貸利息多;二是漏損率大。他認為,2007年漏損率為29.56%,2008年則為33.50%,這與國家規定的15%的漏損標準相距甚大,所以目前華衍水務首先應該通過降低漏損率的辦法降低成本,而不僅僅是采用漲價的方式。
市總工會的卞志良、吳江經濟開發區厙浜村的朱菊花、吳江實驗初級中學教師李江權、恒力集團的丁建中等也對陳其榕的看法表示了贊同。
來自市衛生局的李根華以及市發改委、桃源鎮迎春村的代表認為,華衍水務在虧損的狀況下,適當調價是必要的,但這個幅度不能太大。
市政協的殷繼忠認為,漲價有利于企業的發展,有利于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是合理的;另一方面,從吳江城鄉居民的收入看,能夠承受;再者,建議方案中漲價部分的費用不全是華衍水務的,其中從1元調整到1.15元的污水處理費屬于政府部門。
針對各方不同觀點的交鋒,“華衍水務”相關負責人孫云峰進行了現場解釋:2004年,公司合資投資這一項目后,在整合各鎮自來水廠資源時,發現當時的漏損率在40%左右,這幾年,公司已經將這一塊降低了下來。關于財務成本,孫云峰認為,吳江部分區域水面污染大,華衍水務為了配合好政府的這一民生工程,把原先計劃中2012年才投資的項目提前來做。而投資總額和注冊資本的差異是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實施的,并且是經過發改委批準的。
市物價局局長吳勇敏表示,市物價局將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并綜合考慮各方情況,盡快形成聽證報告呈報市政府,為市政府決策提供建議。 (韋利紅 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