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出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中,提到了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要求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我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情況如何呢?今天上午,省水務局城市水務處處長、高級工程師沈仲韜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我省海口、三亞2個市政府所在城鎮現有污水處理廠的基礎上,2007年我省開工建設了4座污水處理廠,今年又開工了8座污水處理廠,今年底明年初計劃再開工一批共14座污水處理廠,達到18個市縣政府所在城鎮至少有1座污水處理廠。
生活污水化學需氧量占87.4%
海南18個市縣政府所在城鎮為何至少要有1座污水處理?沈仲韜說,海南是我國最年輕的省份,也是最大的經濟特區。生態立省,生態對我省的經濟建設尤為重要。作為城市基礎性公用設施的污水處理設施,是指收集、接納、輸送、處理、處置城鎮污水的設施的總稱,包括接納、輸送城鎮污水的管網、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裝置和處理污泥的相關設施等。如果城鎮污水橫流,這與生態立省肯定是不相協調的。
我省的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與全國其他省市比,是早還是晚了?據了解,目前只有河南、浙江在所有城鎮建起了污水處理廠。從去年底開始,根據國家的要求,為節能減排,全國所有城鎮都要建起污水處理廠,對居民生活污水進行處理。我省的污水處理建設也是從去年開始的,要求在2010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國家下達我省“十一五”節能減排指標是:到2010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由2005年的0.92噸標準煤下降為0.81噸標準煤;全省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在每年2.2萬噸,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控制在每年9.5萬噸。“十一五”前兩年,我省減排的年度任務都沒有完成。其中,COD呈上升趨勢,2007年COD排放10.14萬噸,比2006年增長2.38%,比2005年增長6.69%。按此增長速度,到2010年COD排放量將達到14萬噸,遠遠超過國家下達的9.5萬噸的考核標準。
對于上述數據,沈仲韜說,我省絕大部分的COD排放來自于生活污水。據統計,工業COD排放量占全省排放總量的12.6%,生活污水COD排放占到87.4%。而且,目前工業廢水經過治理后,COD達標排放率已達95%。由于全省污水處理設施跟不上,大部分污水沒有得到有效處理。“如果不建一批污水處理廠,我省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就無法完成。”
建設規模不搞“大馬拉小車”
沈仲韜告訴記者,我省目前已經建成投入運營的只有3市的7座污水處理廠,分別為海口的白沙門、桂林洋污水處理廠,三亞的紅沙、亞龍灣、海坡、南山污水處理廠,萬寧興隆旅游度假區污水處理廠,剩余16個市縣的污水處理設施還是一片空白。記者了解到,海口白沙門污水處理廠一期設計日處理量為30萬噸,目前已經滿負荷運行。二期設計日處理量為20萬噸,目前已經開工建設,預計到明年6月建成。為了將COD指標降下來,從去年底到現在,全省的污水處理項目在快馬加鞭地進行中。
據了解,按照“十一五”規劃,我省要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污水處理項目要達到28個,估算投資25.8億元。目前,我省已經開工建設的污水處理項目有12個,今年底明年初還有14個污水處理項目要動工,另外2個緩建。沈仲韜說,這些污水處理項目的設計都是超前的,基本能滿足3-4年后的污水處理量。“為了避免 ‘大馬拉小車’,我們請了國內行業專家,嚴格控制建設規模。”
為了保證污水處理項目的質量,省里成立聯合督查組,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項目建設進行督查。省政府還與各市縣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建設內容、質量、工期、標準等。沈仲韜說,為了確保污水處理廠高效、規范運行,他們借鑒外省的成功經驗,結合海南省情,正在起草《海南省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標準》以及《海南省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模式方案》。此外,污水處理廠建成后,該如何高效、低成本、專業化運營?他們也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