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培華受邀出席了“9·3”閱兵。
上周六,朱培華匆匆從歐洲趕回杭州。除了德國聯合健康醫藥國際公司董事長、盧森堡和協國際董事長,他又多了一個身份:清泓環保科技(杭州)公司董事長。
清泓環保是一家專門處理污水污泥的公司。“這個項目進展順利,公司首席科學家Achim Kopeier(中文名柯恒),剛通過‘省千人計劃’第二次評審,國家‘千人計劃’也通過第一輪。”剛一見面,朱培華就告訴錢報記者這樣的好消息。
堆積的污泥
讓他眼前一亮
雖然1988年就出國,朱培華一直關注家鄉杭州的變化。“五水共治”熱起時,朱培華覺得德國在污水、污泥處理上有世界領先的技術,于是他請來專家,到浙江各地調研考察。
“半年考察下來,我們覺得,國內在污水處理技術世界領先,但污泥處理方面卻落后許多。雨水一沖刷,污泥又成了新的污染源。”
據住建部的數據,2014我國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717座,污水處理能力約1.57億立方米/日;預計2015年,全年城鎮污水處理廠濕污泥(含水率80%)產生量將達3359萬噸。如此多的污泥不處理好,后果很嚴重。
“現在國內處理污泥有兩種辦法,一是直接填埋,要占用大量土地,還會成為新的污染源;二是焚燒,若脫水不充分,燃燒不徹底,會污染大氣。”朱培華說,在德國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污泥,去掉有害物質后,可給農田當肥料,特殊污泥(如重金屬含量高)則脫水后快速焚燒進行無害化處理。他想技術引進。
為浙江找人才
挖來十幾年的好鄰居
專業的人士做專業的事。音樂家出身的朱培華想到了在德國10多年的好鄰居柯恒。
柯恒是污水污泥處理方面的專家。他發明并注冊的ExSep專利,是一種全新的固液分離技術。
“這一技術他前后研發了8年,去年投入使用。”
朱培華說,這位好鄰居曾被美國《時代周刊》稱為“改變生活的創新先鋒”。
打動柯恒僅僅私交好是不夠的。早在4年前朱培華就購買了柯恒公司的股票期權,今年又拿出一筆可觀的資金購買了更多的股票期權,與他并列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表達了兩人同舟共濟的決心。
就這樣,柯恒答應了朱培華的邀請,成了清泓環保的首席科學家,明年開始,每年在中國的工作9個月以上。“今年他到中國7次了,幾天前還專門趕來參加我省‘千人計劃’評審。”朱培華說。
還想建新廠
讓污泥脫水機國產化
清泓環保的研發中心和辦公樓設在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其核心產品——立式離心式污泥脫水機在德國已進入實際裝備階段。新設備今年底明年初將進行實際調試,運到杭州后再經過兩三個月的調試便可投放市場。
“中國與德國居民的生活習慣不一樣,污泥質量也不一樣;污泥處理設備的處理能力也不一樣,如果在德國用小號的,中國要用特大號的。”朱培華說,這種污泥脫水機看上較小,能耗小,脫水效率高,極少甚至不用絮凝劑。目前德國等歐洲用的污泥脫水機,加上配套加強型深度脫水機,可將污泥的含水率脫至60%以下,符合填埋和焚燒要求;如果重金屬含量不高,脫水并調質處理后可直接給農田當肥料。
“清泓環保的產品最終要實現國產化,明年上半年我們還要在杭州設廠,尋址工作還在進行中。”
今年4月我國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要求提高水處理的出水水質等級,將引導大量投資進入污水深度處理及污泥深度脫水,將直接帶動小城鎮污水處理廠和污水污泥處理設備的新一輪增長。環保部測算,未來5年將帶來至少2萬億的投資,其中污泥安全無害化處置方面投資將達500億~600億元。
朱培華準備明年底試機生產鼓風式污泥干化系統,2017年形成完整的污水污泥成套解決方案。
“預計投入約2.5億元到3億元,到時候處理過的污泥含水率可降至20%,可直接燃燒,處理更徹底。”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