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明亮的一天在不停地握手、洽談中度過。7月19日舉行的一場環境產業論壇上,他幾乎隨時都在面對企業、政府與投資者們的詢問,常常一次交流還沒結束,就被下一位遞名片前來認識的人給打斷。
資本市場對倪明亮任董事長的環能科技同樣饒有興趣,公司在5、6月期間接待的投資者調研多達6次。但事實上,環能科技的市場地位并非一片向好。
在工業冶煉產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公司的傳統主業“工業廢水處理”越來越不易做。作為上市不久、規模還不夠壯大的一家環保企業,環能科技只有在激烈的競爭中站住腳,才能從“黑臭河”中成功掘金。
治理“黑臭河”戰術
按照“水十條”提出的規劃,到2020年城市黑臭水體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而據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的不完全統計,浙江垃圾河、黑臭河共計1.2萬公里,約占總長度的10%;江蘇省城市黑臭水體約占河道總數的20%。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在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中指出,“水十條”中難度最大的可能就是城鎮黑臭水體的治理目標。
在嚴峻的問題和艱巨的目標下,黑臭河治理主體的市場空間和關注度也被相應放大。安信證券表示,“水十條”的推出,預計將帶動投資2萬億元,劣五類水及黑臭污水的治理將是重點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針對已受污染的河流、湖泊水體需根據不同的治污條件就近進行有針對性地水環境修復治理,其中黑臭水體更需及時處理,控制其污染擴散。“但由于管網布局的限制,污水處理廠往往不能及時、準確地處理這些多樣化的黑臭河。”倪明亮說,通過新建或者改建污水處理廠、加強推進雨污分流和管網建設,促使污水都進入管網和污水處理廠,是長期的“陣地戰”形式。
而另一種“游擊戰”思路則是針對短期內不能進入管網和污水處理廠的污水,通過小型臨時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應急處理,同時對已污染的城市水體進行截流,經應急設備處理消除黑臭后排放。
事實上,環能科技目前使用的戰略絕大多數是“游擊戰”,倪明亮告訴記者,未來公司要從黑臭河的短期治理向流域治理等項目拓展,這就要求公司必須成為一個具有匹配資源的綜合性環境服務商。“因此那些重資產的污水處理廠,以后必須得建,這樣才能把陣地戰與游擊戰結合起來。”
繼續尋找并購機會
目前,環能科技正通過并購的手段,拓展其上下游產業鏈。今年6月,環能科技收購了江蘇華大100%的股權,意味著該公司的業務鏈條將向污水處理下游的污泥處理處置市場邁進。
倪明亮表示,環保行業的產業集中度還比較分散,小企業眾多,公司將在做好自身業務的同時,尋找兼并重組的機會,完善公司產業鏈。“并購是大趨勢,單憑內生式發展需要的時間太長。”
除了積極尋找并購機會,將主營業務由冶金行業工業廢水處理轉向水環境治理,是環能科技的另一個戰略思路。環能科技2014年年報顯示,由于冶金行業的整體下滑,公司來自冶金行業的訂單和收入面臨下降的風險。“但公司超磁分離水處理的技術優勢在應用領域是相通的,黑臭河治理將成為公司未來的重點業務。”倪明亮稱。
不過,進軍黑臭河治理的競爭者也越來越多。我們想通過挖掘污水處理項目的不同需求,來不斷開拓新的細分市場。倪明亮說,“比如以前的黑臭河治理多是將污染河道變清潔河道的景觀治理,但環能科技做過處理5萬噸河水并將其用作鐵人三項游泳用水的項目。所以污水處理的分支需求不一樣、對水體的治理標準不同,要有發現新需求、解決新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