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GE(通用電氣)公司宣布,已如期兌現首個“綠色創想”承諾,通過自身產品和轉變運營模式,已經將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降低了41%,高于既定目標,GE還在保持收入增長的同時,在水資源利用與技術創新等“綠色創想”目標方面取得進展。
“綠色創想”為GE的一項全球業務戰略,于2005年啟動,旨在通過富有想象力的創新科技,在解決環境挑戰的同時促進GE的增長,從而印證“綠色即是盈利 (GreenisGreen)”的公司理念。2008年,GE全球的年銷售額達1830億美元,而來自“綠色創想”產品和服務的收入達到17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21%。
GE“綠色創想”中國區總經理謝崇偉介紹,綠色創想是生態(ecology)與想象力(imagination)的合成詞,旨在幫助滿足客戶對更為清潔、節能產品的需求,促進GE業務穩步成長。“GE在全球已調高目標,希望2010年,‘綠色創想’能實現250億美元的收入”,謝崇偉說。除了帶來自身的業務增長,“綠色創想”項目還加大力度配合政府,引導企業和公眾如何進行可持續性運營,協助客戶解決環境問題。2008年作為首個目標年,已將綠色創想認證產品的數量提升到80種,將公司運營中的溫室氣體強度降低了41%,絕對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了13%,能源利用率提高37%。
正如GE負責“綠色創想”的副總裁史蒂夫·福萊德 (SteveFludder)所說,“如果我們建議全球客戶使用GE的解決方案,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我們應當首先從自己做起。”
去年,綠色創想在中國的收入為近8億美元,同比增幅近80%,占GE在華業務總收入的17%。
“盡管全球經濟增長放緩,GE仍實現清潔技術的研發投資達14億美元,增長27%。”謝崇偉指出,GE正致力于將“綠色創想”技術和產品轉移到中國,并使其本土化,符合中國具體需求,目前已有21個綠色創想產品進入中國。GE中國研發中心也正加大聯合氣化循環(IGCC)清潔煤、海水淡化、風力發電和高效機車等技術的研發。
經濟觀察報:你的職責是什么?
謝崇偉:這個職務的設立是GE公司在中國“綠色創想”戰略發展的需要。GE是一家多元化的企業,2005年GE在全球范圍內推出“綠色創想”,作為GE重要的商業戰略,這個職位的設立就是為了優化我們現有的資源,整體協調綠色創想所涉及的各個環節,有效地由各個業務部門溝通協調“綠色創想”的推進和實施。
GE公司是一個多元化的跨國公司,我們的產品從鐵路機車、飛機發動機,到醫療器械,從風能到發電、設備等等。我們的部門很多,產品很多,需要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協調各個部門在“綠色創想”上的工作,提高從產品研發到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效率,形成合力更好地服務中國客戶。
經濟觀察報:“綠色創想”項目在中國是怎樣開展的?
謝崇偉:中國是個絕好的市場,讓我們高興的是,“綠色創想”的戰略和政府的目標不謀而合。我們希望和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合作伙伴一起,推廣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并且期待得到更多人和企業的關注和支持。你可能看過GE的很多廣告,有人說GE的這些廣告與其說是產品廣告,倒不如說是宣傳環境保護的綠色經濟的公益宣傳廣告。
“綠色創想”是各個GE業務發展的方向,也是GE業務增長的動力來源之一。不斷的創新是“綠色創想”的基礎。中國是GE的第二故鄉,GE將不斷增加在中國的研發投資,提供中國市場所需的高效節能、清潔能源、水處理及其他綠色環保技術。除與各級政府合作外,GE還在經濟可持續發展領域與企業開展積極合作。我們非常希望和中國企業及政府合作,在企業里推廣可持續的商業運作模式,這不僅僅是一筆經濟賬,還是一筆環境賬。
經濟觀察報:“綠色創想”會幫助GE走出目前經濟形勢的低谷嗎?
謝崇偉:“綠色創想”是GE業務發展的方向,也是GE業務增長的動力來源。不僅支持GE在經濟形勢不佳時期的發展,也為政府、企業和社區應對環境和經濟問題提供幫助。它不僅是單個的產品,而是一套成熟的且不斷發展的解決方案。
作為GE公司的商業策略,“綠色創想”是公司未來業務的增長方向和動力,我們會繼續投資開發新的產品線。目前,我們全球共有80個綠色創想認證產品,來自于能源、水處理、航空、交通運輸、油氣、醫療、消費與工業產品以及金融領域。
經濟觀察報:與其他在中國展開綠色行動的跨國企業相比,GE有怎樣的優勢?
謝崇偉:GE的綠色產品線幾乎涉及各個領域,如風力發電、水處理、飛機發動機、照明、生物沼氣內燃機、醫療設備等。之所以可提供這樣廣泛的產品和服務,主要因為,“綠色創想”是個整體策略:要改善公司運營中對環境的影響;加倍對清潔技術的研發投資;承諾在“綠色創想”業務方面實現盈利;并與政府和公眾就“綠色創想”進展情況進行廣泛的溝通。這個戰略滲透到公司的每一個業務部門,GE通過對綠色技術的投資并履行自己的承諾,來減少碳的排放、能源消耗及水的使用量。
經濟觀察報: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發展綠色行動的主要挑戰來自于哪里?
謝崇偉:綠色行動的主要挑戰是,與普通產品相比,綠色產品在技術投入、材料使用等方面,具有較高的短期成本。讓用戶來接受較高的產品價格,也需要一個過程。
現在中國正面臨環境保護、能源有效使用和能源使用成本方面的挑戰,政府可以通過對環境解決方案的投資來刺激經濟,使經濟的增長能夠建立在對環境負責任的基礎上。GE的“綠色創想”產品,一方面能夠顯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減少能源成本,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這也是我們的產品受到歡迎的原因,它們可以幫助中國政府及產業界有效應對這些挑戰,與政府所提倡的循環經濟理念非常吻合。2008年GE在華總收入中的17%是來自于“綠色創想”產品和技術,但這還不夠,我們將繼續引入更多“綠色創想”產品,并推動它們在中國的銷售。
經濟觀察報:GE“綠色創想”在中國的目標是什么?
謝崇偉:我們希望2009年,綠色創想在中國銷售收入達到10億美元。如果把中國比作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綠色創想”將幫助這臺發動機更高效地運轉,減少排放,應對最嚴峻的環境挑戰。2008年,我們專門針對中國市場投入1500萬美元用于研發,包括清潔能源、水處理和海水淡化技術、風能以及高效的內燃機車等,以滿足中國市場的特別需求,同時,GE努力減少自身的碳排放,在杭州工廠開展了“尋寶活動”,旨在發現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節能環保措施。2009年GE將繼續在中國工廠推廣 “尋寶活動”,降低自身的碳排放量、減少用水并幫助公司降低運營成本。
我們已和中國國家發改委、無錫市、青島市等政府部門簽訂了合作諒解備忘錄,將不斷增加在中國的研發投資,提供中國市場所急需的節能高效、清潔能源和水處理等技術。計劃在2010年使全球研發投資增至15億美元,并持續在中國投入,增強本地研發能力。GE同時也在把“綠色創想”產品的生產轉移到中國,加強中國提供強有力的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
經濟觀察報:這個項目在中國下一步將如何發展?
謝崇偉:我們會主要專注于三個領域:氣候變化——當前,全世界比以往更加關注氣候問題。中國和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我們將運用清潔煤技術以及生物氣體發電、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與中國政府和企業一道為實現中國低碳經濟貢獻一份力量。
能源效率——中國目前單位GDP的能效相當于日本的1/8,美國的1/5。在這一領域GE有很多綠色創想產品,如節能燈泡、綠色建筑解決方案、電力傳輸和配電技術以及最新認證的醫療用數字X光機等。我們在這一領域仍有很多機遇。
水處理,包括工業用潔凈水和污水處理——中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國家。60%的地表水也已受到污染。中國市場對水處理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需求很大。我們將通過不斷研發使我們的解決方案更好地解決中國市場面臨的挑戰。#p#分頁標題#e#
經濟觀察報:以GE在全球的經驗來看,在中國推廣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還有哪些方面亟待突破?
謝崇偉: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可持續發展是人類解決環境挑戰的共識。中國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國政府采取前瞻性的態度,認為可持續增長、環保是國家經濟增長的基礎。減少 “兩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方針證明,現在中國正在把自己的經濟增長模式從粗放的增長,轉為更為實質和高效的增長。
而在這個過程中,它面臨的兩個最重要的挑戰,即環境保護方面的挑戰和能源有效使用及能源使用成本方面的挑戰。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下,政府可以通過對環境解決方案的投資來刺激經濟,使經濟的增長能夠建立在對環境負責任的基礎上。政府還應該繼續加強和鼓勵環境教育方面的努力,并通過相應的市場調節政策來幫助人們改變原有的一些消費方式,從而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人們對能源使用效率的自覺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