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巖江口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技術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完工,通過該技術處理后的污泥能廣泛運用于建筑、農業等領域,實現污泥的“變廢為寶”。
據了解,該工程位于江口污水處理廠廠內,是臺州市區“五水共治”重點項目之一,工程總造價約1884萬元,總建設面積720平方米。
工程建設規模為日處理污泥115噸(以脫水污泥含水率80%計),工程采用高壓隔膜壓濾組合工藝技術,處理后出廠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
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重力濃縮池、污泥調質池各2座,深度脫水機房、濾液儲池、除臭設備各1座等,主要對江口污水處理廠脫泥設備進行技術改造,用先進板框機替換現有帶式脫水機,并增加除臭裝置來消除污泥臭氣等工藝問題。
通過新技術處理后的污泥含水量從原來的80%以上降低到60%以下,達到國家生態填埋標準。同時,從原先一天產生40噸污泥變成20噸,污泥減量化明顯,大大減少運輸和填埋成本。光運輸成本,每年就可省下近200萬元。
此外,含水量降低后的污泥還可以考慮用作建筑原材料及用到農業等領域,實現“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