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河道不用清淤,只要撒些粉末,河水就清了,污泥就消縮了。這種新型治理河道污染的方式,17日上午在紹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陽光新村后的新河港開始試點。
17日上午,在城東新河港鹿池山橋邊,在香蓮公寓到九州花苑地段1.2公里長的河道內,一架攪拌機正在河里攪拌,隨著黑水翻滾,幾名工作人員立即將一種粉末撒入水中。隨后,有人從河水里撈起一桶水察看,發現水很快清爽起來。
鹿池山橋頭上,放著3瓶污水。一瓶未放入粉末,渾濁不清一團黑,兩瓶放了粉末,污泥只有一點點,水清澈透明。“這便是我與秋氏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的河道物化生態治理技術。”東京大學研究員劉明華博士說。“這種技術的特點是對黑臭的底層治理消解,提升底層土壤的活性,激活土壤中固有土族維生物,從而起到對河道的整體生態治理和恢復的作用。”
劉明華解釋說,作為治理河道的專利,高效物化凝聚劑主要是對黑臭的底泥提升土壤的氧化、還原、定位,逐漸使底泥恢復到自然土壤。治理好河道后,可提升河道的自凈能力,不用清淤,也可提升河道的容積力。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辦公室主任王水良說,此處的淤泥有1.5米深,是城東污染最嚴重的河道。而現場的污染專家稱,通過高效物化凝聚劑治理河道,這里將只有30厘米厚的泥沙,而且十分干凈,且有對流動的河水有自凈能力。半月之內,這里河水可望清澈透明。
據悉,秋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劉明華博士合作的高效物化凝聚劑治理河道技術,在我市還是首次使用,結果如何尚不清楚。因此,這次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段1.2公里長的河道內治理污染,是試驗性的。如果治理成功,這一治理河道方法有望得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