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濕的污泥在經過一道特殊的工序后,體積大幅縮小,變成了一粒粒細小的碳狀物……今日,記者跟隨三晉環保行記者團在晉中市正陽污水凈化有限公司采訪時了解到,該公司即將投入運行的“污泥碳化技術”將打破國內污泥處理瓶頸,實現污泥處置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
近年來,為減少生活污水給周邊環境造成的污染,我省多地都在建設污水處理廠,但是在污水處置過程中,富集下的污泥卻越來越多,其中含有很多有毒成分,如果處置不當,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過去,很多污水處理廠采用自然干化方式進行處理,現在,“消化—填埋”工藝是國內普遍采用的處理方式,但需占用大量的填埋用地,并且需要承擔填埋場封場后五十年的環境維護費用。
“這種傳統的處理方式,不管是運行成本還是處理效果都很不理想。”正陽污水凈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投資3600萬元引進的“污泥碳化”技術,不僅可以填補我國技術上的空白,同時還可為實現我省徹底解決污泥處理問題起到積極的作用。記者了解到,這套技術的工藝流程并不復雜。“碳化污泥中的干物質,每千克的熱量可達2000大卡左右,是很好的能源,如果將其通過造粒,送至電廠作為輔助燃料燃燒,可達到資源再利用的目的。”該負責人介紹,污泥低溫碳化處理技術作為目前世界上污泥處理處置的最新技術,從2006年開始研究,到2009年已完成了工業化中試工作,并經國家有關部門鑒定確認,可實現污泥減量、污泥穩定和無害目標。目前,該公司已經在正陽一廠應用了這項技術,并且已經完成土建及設備安裝工作,設計日處理規模為100噸。如果正式投入運行,晉中市的兩個污水處理廠產生的60噸污泥將全部被碳化成碳資源。“雖然現在還沒有找到下家,但我們很有信心,社會效益也很可觀。”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