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6月初,空軍總醫院在駐京部隊率先安裝的自動采集監測數據系統,已成功處理醫療污水200余萬噸,連續5年達到北京市醫療污水排放標準。目前,這項技術已被全軍推廣。
醫療污水處理直接關系環境安全,空軍總醫院黨委把這項工程作為部隊的“良心工程”和駐地群眾的“放心工程”來抓。技術員李萬兵每天必做的功課就是抽樣檢測,確保污水排放達標。“這個加氯機實行自動投藥,確保藥物與污水接觸3個小時以上。”他一邊介紹,一邊在工作日志上記錄值班數據,“我們醫院的要求比較高,市環保局和防疫部門每次不定期檢測,我們所有的檢測項目都完全達標。”
醫療污水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據了解,我國醫院廢水處理基本沿用兩種方式,在有城市下水道的區域范圍內,通過氯、次氯酸鈉、臭氧等進行消毒;而不在城市下水道網絡內的醫院,其廢水需要通過獨立生物處理裝置才能排入水體。空軍總醫院聘請專家精心設計,將消毒方式由氯氣投放轉換為二氧化氯發生器消毒,這種方法既對大氣不造成任何污染,又能將水質消毒徹底并安全排入市政管道,成本也大大降低,真正做到了節能節支。該院已被總后勤部評為全軍環境保護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