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六合頭道菜”,將各種魚肉蔬菜混燉,頗受“吃貨”們青睞。以南化公司為組長單位的中國石化科技攻關十條龍項目——南化廢水綜合治理,也給生化池的細菌們做了一道“六合頭道菜”,在國內首次將有機、無機、精細化工的多支復雜廢水混合進行生化處理,已連續2個月實現穩定達標。
該公司綜合污水處理廠排口連線南京市環保局在線監測,每5分鐘抓取一個數據。站在加蓋密封的綜合污水處理池上方,可以清楚看到排口清澈的出水,與專家們4年前從各裝置取出的五顏六色的廢水標本形成鮮明對照。“我們每天處理合成氨廢水1200噸、橡膠助劑TMQ廢水200噸、苯胺廢水300噸、環己酮廢水100噸,出水COD、氨氮完全達標。”該公司綜合污水處理裝置負責人唐緯介紹,與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聯合攻關取得的這一技術,“出水干凈得連魚兒都養不活。”
“南化廢水綜合治理分為4個子項目。”該公司安環處相關負責人許曉群介紹,該項目還包括廢水水相聚合制水煤漿添加劑、硝基氯苯廢水強氧化及現有裝置完善或新增清污分流、排口歸并整治3個項目。整個項目分技術攻關和工程建設兩部分,總投資近2億元。其中廢水水相聚合制水煤漿添加劑項目,實現了廢水直接回用,去年8月份投用以來,每小時消化硝基苯廢水20噸。
硝基氯苯廢水治理曾是行業難題。過去10多年,該公司曾反復摸索、嘗試過多種治理辦法,分別存在催化劑活性衰減過快、不宜長期使用或固廢處理難度大、敞開式處理對環境有影響等缺陷。北京化工研究院專家團隊長期駐扎現場反復研究,研發了強化氧化處理技術,實現了廢水處理裝置長周期連續穩定運行。該公司硝基氯苯廢水強化氧化處理裝置已于2011年8月投用,穩定運行率達97%。
“我們配合專家團隊開展了大量技術攻關,促進了污水處理裝置連續穩定運行。”唐緯說,他們建議將污泥脫水設備由帶式壓濾機改為4臺SC303疊氏螺旋污泥脫水機,不僅占地空間小、不堵塞,而且實現自動運行,降低日常維護成本。投入少量資金新增了部分設備,利用了公司內網和數采系統上線,延伸開發了《綜合處理配水計算表》、《強氧化過氧化氫、硫酸亞鐵液位重量計算表》、《強化氧化酸、堿中和罐pH校正計算表》等小軟件,促進了污水處理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