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12月30日電 (記者張展鵬)記者30日從無錫市環保局獲悉,無錫目前已將國際領先的傳感網技術應用于太湖水質監測,通過無線傳輸實時數據自動監測,并結合陸上屏控及環境衛星遙感,監測水平領先于國內同類城市。
無錫到年底將建成86個水質自動監測站,通過無線傳輸實時數據,全天24小時自動監測太湖,并結合陸上屏控及環境衛星遙感,形成太湖水域“三位一體”監測體系,相對于以往主要依靠人工巡視取樣的監測方式,傳感技術監控省時、省力、成效更高。
目前,無錫已在太湖沿岸布設21個藍藻巡視點及13個藍藻分布視屏監視系統,飛行機器人不久也將參與布控太湖藍藻。同時,該市對339個重點污染源和轄內所有污水處理廠安裝在線監控儀,對水質全方位測控。
兩年前無錫市因太湖藍藻爆發堵塞取水口造成居民飲用水污染,目前該市已是太湖治理國家工程的主戰場。進入2009年,無錫對太湖水源地、主要入湖河道、重點斷面水質及太湖藍藻等情況日測日報,截至目前各類監測數據已超過21萬個,藻類聚集的時間延后、頻次和面積大幅減少,12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82%,主要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傳感網是一個全新的技術領域,實現了物與物的互聯,也被稱作“物聯網”。我國將這項技術發展列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位于無錫新區的中科院無錫傳感網工程中心目前是中國物聯網技術研究中心,無錫提出建設中國首個“感知城市”——在環保、交通、公共安全等領域,率先展開傳感網應用示范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