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聞網張家港十月二十五日電(記者成展鵬)受合肥市委書記孫金龍的委派。十月二十五日,原合肥市政協主席周富如率領合肥市建委、招商局、環保局、排水辦、合肥市經濟開發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行十四人來到張家港考察香港天浚集團有限公司就污泥資源化項目在江蘇張家港設立的生產線。
周富如主席對記者說,今年七月份,在中國新聞社廣東分社、安徽分社社長顧立軍的重點推介下,香港天浚集團污泥資源化生產項目引起了合肥市委書記孫金龍的極大興趣,并在今年九月二十六日上午專門會見了該集團董事長楊衍圣先生。會見中,楊衍圣先生向孫金龍書記介紹了該集團經過十三年艱苦研發創新的成果。楊衍圣說,污水處理廠剩產出的污泥令人頭疼,用"空氣法超微細"技術對其進行干化和細化至八百目至一千二百五十目,成為可達到四千二百至五千二百大卡的可替代煤炭燃能的熱能燃料。可用于民用市場和發電廠及其他需用燃料的工礦企業。不僅能夠增長沸騰點,而且可以替代煤炭資源、降低成本。其灰渣可根據內在的硅酸鹽等成分,制成相應的附加值建筑材料,如"可漂磚",不僅份量輕,耐力度強,而且節能、保溫、隔音、防潮。
孫金龍表示,污泥資源化是污泥處理的一條新路。現在通行的污泥處理辦法,主要有填埋、焚燒發電、制作行道磚等。目前,合肥的污水處理廠每天產生約五百噸污泥。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如何運用新技術處理污泥。
在此之后,孫金龍書記先后召集了相關部門,重點研究了此項目落戶合肥的可行性,并希望早日將這項專利技術應用到合肥城市環境建設上。
在張家港天浚集團的污泥資源化生產車間,周富如主席率領的考察團一行不僅認真觀看了污泥脫水、污泥干粉生產等一系列工藝流程,還對各部門所關注的問題同天浚集團董事長楊衍圣先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釋疑,并做了認真、詳實的記錄,表示將實際所見認真整理后,匯總提交給合肥市委孫金龍書記進行參考。
據了解,目前國內城市污水處理廠每年產生的濕污泥高達一千二百萬噸,并以每年百分之十五的速度增長,而規范化處置率不到百分之二十。香港天浚集團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和研究,結合社會需要、市場需求,創造出了污泥脫水干燥成污泥干粉的工業制動化生產方法,最終可將污泥制成生物燃料、復合肥等各類產品,從而實現變廢為寶,資源循環利用,并在生產過程中無二次污染,真正使污泥處理實現無公害、減量化、穩定化和資源化。此項技術在二00八年獲得了國家專利。
據楊衍圣介紹,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量急劇增加,污泥帶來了的環境問題得到了各個城市的極大關注。目前,香港天浚集團污泥資源化生產先后在廣東東莞、江蘇張家港建立了兩條生產線,并向全國其他城市拓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