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有別于傳統“曝氣”方式的城市污水處理技術在無錫新區中試成功,一噸水的處理不到0.1度電,而且剩余污泥量比傳統活性污泥法減少80%。據悉,無錫市將在中試的基礎上擴大使用規模。
這一被稱作“交大復合濾池”的技術屬于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范疇,主要由濾床(包括濾池與濾料)、布水裝置和排水系統等部分組成。污水由上而下流經長有豐富生物膜的濾料,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觸,水中的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降解,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從而使污水得以凈化。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留學歸國執教的蒯琳萍教授申報無錫2008年“530計劃”,并入圍注冊落戶無錫高新區成立高科技環保企業。她領銜開發了這項技術,并主持了無錫新區的中試。經過半年多的試驗運行,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指標全部達到國家最新頒發的排放指標。每噸水的處理成本僅為傳統工藝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