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解碼萍鄉治好“城市病”的“海綿良方”
    解碼萍鄉治好“城市病”的“海綿良方”
    發布日期:2021/1/11 12:00:40

     62037B84CA151624C53E81FDEA30D028ECD8A04B_size32_w700_h385.jpg (700×385)

     

    如遇汛期,海綿設施調度中心也可及時依據設置在全市各地的流量計以及氣象部門的數據對可能發生的內澇進行及時預警。

     

      暴雨“看海”、水體黑臭、水質惡化……一系列“城市病”在中國部分城市頻發。江西萍鄉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城市,為治好“城市病”,構建人水和諧的環境,獻上了一份“海綿良方”。

     

      江西省萍鄉市地處湘江、贛江分水嶺,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境內河流基本上由本地降雨匯流產生,區域晴時旱、雨時澇的特征明顯,汛期時常能在城區“看海”,但同時城市缺水又留不住水。

     

    01509D2D30AD595E02B16564C5FEDEE136AF08F1_size34_w700_h387.jpg (700×387)

     

    在萍鄉市海綿設施調度中心,便可以看到全市所有的蓄水池水位以及海綿設施運作情況在大屏幕上實時顯現。

     

      2015年,江西萍鄉入選全國第一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一場“全域管控——系統構建——分區治理”的海綿城市建設如火如荼開展。到目前為止,成效如何?是否有推廣意義?江西萍鄉已交上一份生態答卷。

     

      在沒有大拆大建的情況下,萍鄉市順著城市原本的“肌理”與“脈絡”,將整個城市變成一塊“大海綿”。在上游,將流經城區的河水引流到其他大河,減少城區段防洪排澇壓力;在中游,依托湖泊打造調蓄水體,調節城區河流的洪峰流量;在下游,建設閘泵站,強化城區排水能力。

     

      “城市‘海綿體’不僅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而且也包括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這樣的城市配套設施。”萍鄉市海綿城市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劉民表示,雨水通過這些“海綿體”下滲、滯蓄、凈化,旱季可將蓄積的水再次利用,最后剩余部分通過管網、泵站外排,從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統的標準。

     

      在萍鄉市玉湖公園內,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池塘,湖泊里種植著各種水生植物植物。公園道路內處處鋪著透水磚,剛剛下過雨的路面甚至看不出濕漉的痕跡。每逢下雨,雨水便可通過透水磚將雨水排至地下管網中,隨后再進一步排到城市內各個蓄水池。

     

      玉湖公園所在流域為萍水河支流五豐河,當五豐河流域遭遇20年一遇標準洪水的情況下,通過玉湖調節,使五豐河下游河道兩岸的房屋、工廠、道路等不受洪水災害,玉湖調蓄庫容為50萬立方米,泄洪渠的出口下泄流量為27.5立方米每秒,確保五豐河下游汛期不漫堤。

     

    52041E192D0506761CD713ADE04EFB07B271791A_size60_w700_h524.jpg (700×524)

     

    圖為萍鄉市內各公園鋪設的透水磚。

     

      翠湖公園、鵝湖公園、萍水河公園……像這樣的天然調蓄池在萍鄉還有許多,當汛期來臨,如何快速調度各個蓄水池的水位呢?

     

      在萍鄉市海綿設施調度中心,便可以看到全市所有的蓄水池水位以及海綿設施運作情況在大屏幕上實時顯現。如遇汛期,該平臺也可及時依據設置在全市各地的流量計以及氣象部門的數據對可能發生的內澇進行及時預警。

     

      “根據預報可以計算應該騰空哪些調蓄池,在哪些湖泊需要預先降低水位。”萍鄉市海綿設施管理處處長張劍稱,海綿設施調度平臺可以通過預警模型演算,實現汛前調度、汛中指令下達,從而使各類海綿設施在汛期派上用場。在暴雨過程中,也可通過數據采集,進行一個科學調度。

     

      一組對比數據驗證了萍鄉海綿城市建設成果。海綿城市未建成前的2016年7月15日,日降雨量為98.6mm,萍鄉市萬龍灣內澇深度達到1米。2019年7月7日2小時降雨量96.5mm(超三十年一遇降雨量86mm/2h),萬龍灣僅出現積水先兆,便在30分鐘被海綿設施“吸”住,全天無內澇。2019年7月9日,受淹平均深度0.5米,局部超1米,經推算,如果沒有海綿城市調蓄和強排,此次降雨過程受淹深度將超過1.5米,局部超2米。

     

      “海綿城市的建設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的轉變,要堅持生態優先。”在劉民看來,海綿城市建設不僅很大程度上“治療”了內澇這一頑疾,還增加了全市的水域面積,構建了人水和諧的城市人居環境。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提質賦能!數字孿生水利建設激發治水新活力
    蘇北駱馬湖:從“三亂水域”到幸福河湖的美
    開辟工業節水增效新路徑,AI能扮演什么角
    銀川廢水“再就業”,解城市缺水之困
    練江“蝶變”提供了水污染治理的成功樣本
    世界銀行發布《規模化水資源再利用報告》
    葫蘆島市“海綿”公園 既有顏值又有內涵
    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深
    青島全力推進107個水務項目建設
    科技賦能黃河治理 山西譜寫“一泓清水入黃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3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4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5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6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7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8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9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