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內澇緩解明顯,武漢海綿城市區域將再增56平方公里
    內澇緩解明顯,武漢海綿城市區域將再增56平方公里
    發布日期:2020/7/10 12:36:11

     

     

    位于鋼都花園123街坊的透水磚路面 

     

      驟雨初歇。經受連續降雨的武漢,迎來久違的藍天白云。

     

      剛過去的一輪降雨中,交管部門多次發布的三鎮漬水點中,鮮見青山區、漢陽四新新區的蹤跡。武漢市海綿城市監測評估平臺的實時監控數據顯示,經過海綿改造的示范區內,均未產生明顯積水,有效緩解了城市強降雨時的管網及抽排壓力,起到較好的錯峰、緩釋、滲透、蓄存功效。

     

      武漢海綿城市建設起步于2015年,目的就是回收利用雨水,緩解城市漬水內澇。按照“集中示范、分區試點、全市推進”思路,選擇青山和漢陽四新一舊一新兩個示范區推進,到去年底兩大示范區共完成288個項目、38.5平方公里建設,有效消除了6個歷史漬水點、3條黑臭水體,新增市民活動場所3.3萬平方米。

     

      武漢市城建局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建設處昨日透露,截至2019年底,武漢已完成海綿城市面積123.59平方公里,目前正在推進羅家港直排區、三角湖、后官湖、中法生態城等匯水區建設,確保今年再完成海綿城市建設56平方公里。

     

      探訪

     

      老舊社區儼然變身“蓄水海綿體”

     

     

      彩色人行步道綿延向前,美人蕉火紅盛開,孩子們翩翩而行……7月2日,武漢雨驟風急,但在位于青山區園林路邊的鋼都花園123街坊內,地面并無積水。

     

      記者踩著步道上的紅黃青三色透水磚,腳感舒適。一旁的木質廊道,綿延向前,地面也鋪設著透水磚。

     

      “以前逢雨,磚縫全是積水,幾步路鞋子就濕透。”社區居委會人員告訴記者,123街坊于2000年建成,當時存在雨、污水管網錯接,加之管道年久破損,排水不暢。兩年前,小區開始進行海綿改造,原有步道、廣場、花園內的瓷磚被各色透水磚取代,如今,雨再大,地面也很少有積水。

     

      123街坊海綿改造建設單位碧水集團海綿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海綿化改造,將小區內人行道、園路臨宅、廊道改造為透水鋪裝,還修建了生態停車場,增設600個停車位。同時,對小區原有綠地修復,建了多個下沉式綠地,既滿足調蓄,又提升了小區景觀。如今,整個街坊儼然已變身為“蓄水海綿體”。

     

      這位負責人介紹,青山區老舊社區的海綿化改造,主要包括現有人行道、綠地、盲道、停車位及建設雨水花園,設立蓄水模塊等,但建設過程中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青山臨江大道依江畔園小區,此前曾因通往小區物業庫房的路因故封堵,居民就踩草地自然形成一條土路。設計人員征得居民同意后更改方案,在土路上鋪上石板,石板間撒上草籽,既滿足出行需求,也保證雨水滲透。

     

      揭秘

     

      “滲滯蓄凈用排”雨水良性循環

     

    即将向市民开放的海绵城市展馆

     

    即將向市民開放的海綿城市展館

     

      7月8日,在海綿公司內的巨大沙盤上,一場模擬降雨的視頻,清楚地展現了雨水被“全程循環利用”:雨水落到地面,經路面透水磚吸納、下滲;低于地面的下沉式綠地、蔥郁花園內,草本植物自然涵養水分;建筑物屋面下,旱溪、雨水桶承接建筑內雨水;不能被吸滯的雨水經砂石墊層、透水混凝土、積配碎石層逐一過濾,匯入綠地、蓄水池;天晴后,經海綿工序凈化后的雨水,或儲存用于社區綠化洗車,或分批匯入城市排水管渠。

     

      “形象地說,海綿工程好比冰山群,市民看得見的透水磚、生態綠植部分占比僅為10%。龐大的海綿系統其實隱匿在地下,多重體系銜接,讓雨水緩沖后入湖入江。”武漢市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建設管理站站長賴成林說,一個城市漬水與否,是由抽排體系決定,而分散于城市各角落的海綿,主要擔負收集、處理雨水,對短時間內的強降雨起到緩沖作用。

     

      賴成林解釋,海綿城市核心理念是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從“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著手,綜合采用滲、滯、蓄、凈、用、排技術措施,實現對年徑流總量70%的控制(對應武漢市日降雨量約為24.5毫米),使城市就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抵御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彈性。數據顯示,降水強度為中雨時,24小時降雨量約為10—25毫米,通過“源頭減排”項目建設,促進雨水徑流自然下滲,緩解市政排水管網壓力,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

     

      再建

     

      新建小區均要融入海綿設計

     

    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材料彩色透水砖

     

    建設海綿城市的主要材料彩色透水磚

     

      從6月至今,漢陽四新經歷了幾場大暴雨。經監測,四新示范區內市政道路、公園綠地、居民小區、公建單位等均未發生漬水。

     

      在武漢市海綿城市監測評估平臺上,共涵蓋了青山、漢陽四新兩大示范區的117個點位。實時監測數據顯示,這幾輪降雨,示范區點位均未產生明顯的積水。

     

      列為全國首批海綿試點城市后,近5年,武漢海綿化建設的腳步愈加堅實有力。截至2019年底,武漢已完成海綿城市面積總計123.59平方公里。其中,率先試點的青山、漢陽四新示范區38.5平方公里、288個項目順利完成,6個歷史漬水點、3條黑臭水體有效消除,改造生態停車場6400余個,新增市民活動場所3.3萬平方米。

     

      武漢市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建設管理站提出,自2018年試點結束后,凡是2017年后拿到規劃設計條件的建筑小區項目,都將融入海綿設計理念。屆時,雨水花園、植草溝中的凈化雨水可實現洗涮澆花等多種用途。

     

      據介紹,下一步,武漢將圍繞羅家港直排區、沙湖、三角湖、后官湖等大型河湖推進海綿城市改造,確保2020年完成海綿城市建設56平方公里。依據《武漢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計劃到2025年,武漢建成區5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目標要求,為2030年80%達標作準備。同時,隨著海綿城市建設的推進,后期將形成覆蓋全城的“海綿監測圖”,對數據資源全面整合與管理,實現各平臺、業務系統間的數據共享,為城市建設提供更有力的數據支撐。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提質賦能!數字孿生水利建設激發治水新活力
    蘇北駱馬湖:從“三亂水域”到幸福河湖的美
    開辟工業節水增效新路徑,AI能扮演什么角
    銀川廢水“再就業”,解城市缺水之困
    練江“蝶變”提供了水污染治理的成功樣本
    世界銀行發布《規模化水資源再利用報告》
    葫蘆島市“海綿”公園 既有顏值又有內涵
    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深
    青島全力推進107個水務項目建設
    科技賦能黃河治理 山西譜寫“一泓清水入黃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3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4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5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6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7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8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9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