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茅洲河:從“墨汁河”到“生態河”的華麗轉身
    茅洲河:從“墨汁河”到“生態河”的華麗轉身
    發布日期:2020/7/9 13:41:41

       盛夏的茅洲河燕羅濕地公園,美人蕉、簕杜鵑等花草隨風搖曳,白鷺等水鳥翻飛覓食。河面上,碧水映藍天,皮劃艇隊員正在訓練。而每到傍晚或周末,這里更成為市民休閑“打卡點”。

     
      從2015年全省污染最嚴重的河流到深圳水環境顯著改善的典型代表,茅洲河見證著深圳治水蝶變。2019年11月起,茅洲河共和村斷面穩定在Ⅴ類以上,6個月來平均水質達到Ⅳ類,深圳側的40個黑臭水體和304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部消除黑臭。深圳市水上運動訓練中心在此落戶,停辦多年的龍舟賽重新開賽,曾經人人避之不及的“墨汁河”華麗轉身,成為市民絡繹不絕的“生態河”。
     
      “流浪”近20年的皮劃艇隊回歸母親河
     
      日前,記者來到茅洲河燕羅濕地段采訪,恰好趕上深圳市體工大隊皮劃艇隊在這里訓練。寬闊的河面上,五六條皮劃艇快速穿梭,激起潔白的水花,與悠悠白云、覓食白鷺相映成趣。
     
      “我們終于回來了!”市體工大隊大隊長夏哲順對記者說,皮劃艇等水上項目對河流水質要求較高,以前深圳河流水質達不到要求,他們不得不常年在外地“流浪”開展訓練。伴隨茅洲河治理的深入、水質的持續改善,今年1月21日,深圳市水上運動中心在燕羅濕地公園茅洲河碧道正式揭牌,結束了深圳皮劃艇、賽艇隊伍近20年外借訓練場地的情況,50多位水上運動員終于可以“回家”了。
     
      茅洲河是深圳的母親河,其水質的改善,不僅關系到運動員的身體健康,也關系到訓練的質量。
     
      “水質越干凈,雜質越少,劃槳就越省力,速度也就越快。”皮劃艇隊員戴曉雯向記者表示。
     
      茅洲河水質的提升、環境的改善,受益最大的還是兩岸百姓。“以前經過這里,都要捂住嘴鼻,太臭了。”住在茅洲河邊的市民曾麗嬋告訴記者,自從茅洲河治理好后,這里便成了附近居民周末休閑的好去處。她常常帶著孩子到燕羅濕地公園野餐,享受這碧水藍天下的幸福生活。
     
      愛水更護水。還有許多社區居民自發地參與到治河護河的行動中來。陳浩斌是燕川社區的社區河段長,每周至少要巡河兩次,如果發現污染,立刻通過手機上的APP上報。碧頭社區還有一支“銀河護衛隊”,成員們都是住在茅洲河附近多年、已退休的叔叔阿姨們。只要不是大風大雨,“銀河護衛隊”成員們都會去河邊走走,在鍛煉身體之余,隨手把河道周邊的垃圾撿起來放入垃圾桶里。
     
      狠抓水污染治理茅洲河4年涅盤重生
     
      2015年,茅洲河被列為珠三角污染最重的河流。面對嚴峻的形勢,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在當年底打響了水污染治理攻堅戰。治水4年,茅洲河迎來了涅盤重生,河流舊貌換新顏。2019年11月起,茅洲河水質達地表水Ⅴ類,達到1992年來最好水平,全流域所有黑臭水體全部消除,4年補齊了40年的歷史欠賬。茅洲河治理成效被央視《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美麗中國》等紀錄片收錄,完成了從“墨汁河”到“生態河”的華麗轉身。
     
      茅洲河的治理受到省市領導的重點關注,深圳各級政府、各部門把水污染治理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省委書記李希親自掛點督辦,先后4次赴茅洲河現場檢查推進,詳細了解治理進展、指導解決重點問題;省長馬興瑞要求“堅持源頭治理、科學治理、系統治理”;市委書記王偉中擔任市總河長和茅洲河市級河長,帶頭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市長陳如桂擔任市副總河長和深圳河(灣)市級河長。市委市政府每年對治水工作作出“三個一”部署。各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當好“施工隊長”、集全區之力壓上,有關市直部門無條件全力配合,形成了上下同心、決戰決勝的攻堅態勢。
     
      寶安區水務局工程一部部長唐曉斌從2016年6月開始參與茅洲河治理。“茅洲河寶安段流域面積112平方公里,這片土地上生活著近250萬人,有2萬多家企業從事生產活動,治理難度極大。”如今經過4年的治理,茅洲河水清岸綠,成為這個“老水務”以及寶安干部群眾最為開心的事。
     
      茅洲河碧道試點段7月底將全面完工
     
      為了徹底治好茅洲河,深圳堅持“治本”辦法,以超常規力度補齊歷史欠賬;樹立“系統”思維,實施“大兵團作戰、全流域治理”新模式。
     
      市水務局副局長鐘偉民介紹,我市在茅洲河治理中,堅持“正本清源、雨污分流”技術路線,堅定不移推行全流域雨污分流,逐個小區、逐棟樓宇、逐條管網排查改造。2016年以來,茅洲河治水投入344億元,新建污水管網2008公里,完成小區、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2628個,新增污水處理能力81萬噸,實現“污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處理全達標”。大兵團模式則打破分段分片、條塊分割的傳統做法,以流域為單元將治水項目整體打包,推動治水項目質量、效率大提升。高峰時期,流域內一線施工人員3萬多人、施工作業面1200多個,創造了最高單日敷設管網4.18公里、單周敷設24.1公里的國內紀錄。
     
      茅洲河松崗段有5.87公里,是治理的重點和難點之一。“黑臭表現在河里,但問題在岸上,根子在人。”松崗街道黨工委書記阮開江介紹,治理伊始主要進行河道修復,包括清淤等工程建設項目。緊接著,為了解決岸上問題,寶安區花大力氣進行雨污分流的管網建設,僅在松崗街道,就建設了2339公里的管網;并對排污企業全面整治和管理,建設三池:居民生活區的“化糞池”、汽車美容行業等建設“沉砂池”、餐飲企業建設“隔油池”。
     
      深圳市茅洲河流域管理中心主任曾亞介紹,為了確保工程效果,實現長治久清,深圳還從“建設為主”向“建管并重”轉變,創新“排水管理進小區”,實現對茅洲河等流域的“排水管理一張網”,并成立茅洲河等4個流域管理中心,破解流域內不同行政區劃、不同層級、不同單位之間職責不清、調度不暢、多頭管理等問題。
     
      當前,深圳正努力把治水的“大投入”轉化為發展和民生的“大產出”。“我們探索推動治水治產治城相融合,提出以碧道建設為抓手,推動實現‘一河兩岸’及周邊環境提升、空間優化、產業升級。”在茅洲河畔正在建設的啤酒花園旁,鐘偉民向記者介紹,12.9公里的茅洲河碧道試點段正在高標準建設,計劃7月底全面完工。伴隨我市對標首爾清溪川、上海楊浦濱江等全球范例的碧道工程陸續建成,將揭開茅洲河等河流“碧一江春水、道兩岸風華”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提質賦能!數字孿生水利建設激發治水新活力
    蘇北駱馬湖:從“三亂水域”到幸福河湖的美
    開辟工業節水增效新路徑,AI能扮演什么角
    銀川廢水“再就業”,解城市缺水之困
    練江“蝶變”提供了水污染治理的成功樣本
    世界銀行發布《規模化水資源再利用報告》
    葫蘆島市“海綿”公園 既有顏值又有內涵
    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深
    青島全力推進107個水務項目建設
    科技賦能黃河治理 山西譜寫“一泓清水入黃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3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4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5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6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7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8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9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