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成都市加大農村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成都市加大農村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發布日期:2019/4/12 13:09:55

      一手治 一手管 還原“岷江水潤”生態畫卷


      2018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2018年省、市民生實事目標管理,新建污水處理設施196處、整改達標運行724處,覆蓋4.3萬戶。目前,我市現有20戶以上農民集中居住區8632個總共68.32萬戶,其中污水處理設施已建成1244處共覆蓋36.89萬戶,一幅岷江水潤、天藍水碧的天府鄉村美景正在逐步顯現。


      花兒開得正艷,柳條冒出了嫩芽。這個陽春三月,青白江彌牟鎮火星社區居民張良多了一個新“頭銜”——晨跑團團長。由他每天早上帶領到社區河邊跑步的“隊伍”已超過了20人。


      前兩年的春天,熱愛晨跑的張良還得專程到離家幾公里外的地方去跑,可慢慢地,他發現社區里的小河不臭了,水清了,魚多了,路上也看不到污水。社區修建了好多污水處理設施,現在環境好了,大家都愿意來鍛煉!


      青白江彌牟鎮火星社區的改變僅僅是我市大力推進農業農村水污染治理的縮影。2018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2018年省、市民生實事目標管理,新建污水處理設施196處、整改達標運行724處,覆蓋4.3萬戶。目前,我市現有20戶以上農民集中居住區8632個總共68.32萬戶,其中污水處理設施已建成1244處共覆蓋36.89萬戶,一幅岷江水潤、天藍水碧的天府鄉村美景正在逐步顯現。


      創新方式“治”水


      打造農村生態循環水網


      春日的暖陽透過清澈的河水直照進渠底,兩旁的草坡上滿是或坐或躺的市民,渠的這頭,竹林在微風輕拂下發出沙沙的聲音,而轉入另一邊的步道,各色鮮花和整齊的草坪延伸至渠的那頭,茶園里人們正在勞作——這條新建的涼山渠綠道,再次為明月村構建了世外桃源般的愜意生活,而這個理想村的生活場景,核心正是一條剛剛整治的渠系。


      涼山渠是甘溪鎮明月村排灌渠道綜合配套工程整治渠系的九條溝渠之一,整治渠長2.9公里。和普通的渠系整治不同,涼山渠充分依托明月村的“文藝范”,突出生態與景觀,提高生物多樣性和水體自身凈化功能,同時與新農村、鄉村田園結合,創造親水活動環境,營造了生態空間。而沿著新整治的渠系,2.9公里的涼山渠綠道也應運而生,形成了極具帶入感的網紅“打卡”地標。


      這樣創新的治水模式在成都遍地開花。在郫都區安德鎮安龍村,一戶掛有“蜀都冬泳愛好者基地”牌匾的農家樂就以采用建造小型人工濕地方式來凈化農村生活污水。農家樂業主陳仕彬告訴記者,由于他家鄰近河畔環境優美,每逢周末節假日,就有許多游客到他家喝茶就餐,天氣好的時候一天要接待上百人,而由此產生的一些經營性餐飲廢水,則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走馬河,對附近的水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


      如今,農家樂的污水經人工濕地多級處理后,原本污濁不堪的廢水變成了改觀明顯的清流,在有效減少對走馬河水環境污染危害的同時,其人工濕地也被打理成了一個綠意盎然的小花園,為他家門前添色不少。“環境好了,周圍不臭了,來此休閑游玩的客人也越來越多,高峰期可達到上千人。游泳愛好者們還把我家小院當成了他們休息的基地,因為我們這段河水干凈。”陳仕彬滿面笑容地說。


      記者了解到,我市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農村污水治理、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大地景觀再造工程、廁所革命、特色鎮(街區)建設工程等重點工作,建立協調機制,節約集約利用各種資源,最大限度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同時,聘請專業團隊深入走訪群眾、現場踏勘、充分論證,根據地形地貌、人口分布、污水水量、集體經濟狀況等因素,緊密結合城鄉建設、土地整治規劃、交通、文旅等規劃,按照“先易后難、先點后面,梯次推進、全域覆蓋”原則,以“應集盡集、應治盡治”為目標,科學編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專項規劃,明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的對象范圍、目標任務、建設布點、處理模式、年度任務和措施,確保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開好局。


      創新機制“管”水


      人與環境和諧共生


      “這個月,我參加了4次村里的活動,獲得8分積分,股權分配比重又增加了。”握著手上的掃帚,新都區泰興鎮駱家大院村民王吉志一邊沿著河岸,將垃圾清掃干凈,一邊笑著告訴記者,“村中環境好了,來的游客多了,農家樂、民宿生意也好了!”


      王吉志口中的積分制,便是駱家大院創新方式,激發群眾參與農業農村水污染治理的具體體現。據悉,駱家大院院落委員會每月都會對每戶進行積分評比,按照為集體所作的貢獻進行相應的獎懲,年終院落委員會將對積分全部匯總,根據積分情況,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以獎代補”資金和小組集體資金作為積分獎勵金進行發放。對積分被扣得多的農戶,執委會將監督再次進行清掃,直到達到目標,同時還將在公示欄進行通報。


      在郫都區新民場鎮云橋村,水源保護地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村民的“管”水意識從被動變為了主動——因為云橋村的蘿卜已經賣出了平均每公斤10元以上的“肉價錢”。原來,云橋村全村處于成都市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目前仍在村里居住的一半左右人口,都在二級保護區內。為了保護水源,不能翻修房屋,不能發展工業、農產品加工,種植不能使用農藥化肥,甚至成都近郊隨處可見的農家樂旅游也不得發展,但是新的機遇也隨之而來,云橋村確定打造綠色農業發展的金字招牌。


      “如今,云橋圓根蘿卜除銷往北京、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外,還賣到了國外。”郫都區紫云橋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露介紹,去年12月27日,20噸云橋圓根蘿卜搭乘中歐班列(成都)發往歐洲;今年1月,250公斤云橋圓根蘿卜搭乘飛機前往日本市場“試水”……綠色農業的試水成功更增加了村民投入到治水管理中的熱情與信心。數據顯示,目前,云橋村圓根蘿卜已成為國家地理農產品,云橋也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合作社年產圓根蘿卜1000噸,全村年產4000多噸。到目前為止,云橋村發展入社菜農80多戶,種植面積340多畝,年銷售各類蔬菜2000多噸。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行業標準《城鄉
    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重慶市藻渡水庫工程全線首
    重慶市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技術創新中心獲批
    德陽市“三舉措”助力全市水環境質量提升
    江西九江堅持海綿城市理念 建設“會呼吸”
    3000多條地級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嚴防“水袋子”污染 保障“水杯子”安全
    提質賦能!數字孿生水利建設激發治水新活力
    蘇北駱馬湖:從“三亂水域”到幸福河湖的美
    開辟工業節水增效新路徑,AI能扮演什么角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3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4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5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6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7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8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9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