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山村里,再也見不到四溢的污水。記者日前從市水務局獲悉,密云、懷柔水庫上游鄉鎮已全部建污水處理廠,74個村建成小型污水處理站,每年可減少200萬噸污水排放。
在本市地表水源集中的密云、懷柔水庫上游,為解決水源區農村、農民的水污染問題,市水務部門以水源保護為中心,構筑“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護”三道防線,實施“污水、垃圾、廁所、環境、河道”五項同步治理,污水就近處理,不再直排入河。
山區鄉鎮中心區人口相對集中,污水量較大,是污水治理的重點區域。目前密云水庫、懷柔水庫上游鄉鎮均已建設污水處理設施,29處集中污水處理廠,每天可凈化污水0.6萬噸。
此外,水庫上游村莊興建一批村級污水處理站和配套收集管網,對生活污水進行收集處理。截至去年底,密云水庫上游64個村建設了110處村級污水處理站,懷柔水庫上游10個村建成30余處污水處理站。一級水源保護區村莊60%的村建設了污水處理設施。
懷柔水庫上游的懷沙河邊,甘澗峪村的小型污水處理站“藏”在村邊一個1米見方的井里,隨著處理機輕微的馬達聲,污水變成清澈透明的凈水。這個小山村里,有數座這樣的小型污水處理站,排放到河里的,全是達到國家一類A級排放標準的清水。
據監測,村鎮污水處理設施每年可處理污水約200萬噸,減排COD(化學需氧量)300噸。
此外,密云水庫沿岸還建設植物帶攔截、過濾污染物,保護水庫水質。目前,密云水庫、懷柔水庫水質均保持地表水Ⅱ類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