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國開始正視氣候變化和能源危機帶來的挑戰之際,人們也開始認識到食用水源短缺的嚴重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日前“世界水日”公布的數字顯示,全球已有近9億人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水質惡化已經嚴重影響到地球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每年全球死于水污染的人數多于戰爭等各種暴力沖突死亡人數的總和。到2025年,人
口加速增長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將造成全世界三分之二人口在缺水狀態下生活。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政府高度重視水資源短缺問題,將把解決飲用水問題納入其外交政策重點之一。
國務卿希拉里不久前在華盛頓“國家地理學會”上發表講話稱,水資源構成的挑戰在發展中國家尤為明顯,但這些挑戰影響到地球上每一個國家,并且超越政治范疇。15年后,不僅世界上大部分人將在缺水的狀態下生活,還有24億人將面臨絕對缺水的狀況,缺水不僅將嚴重危及社會和經濟發展,它還可能成為國家之間或國家內部沖突的潛在誘因。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在“世界水日”的致辭中也表示,江河、湖泊和地下水系統水質的惡化直接影響到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加劇了缺水問題,并危及糧食安全,已經成為人類發展的主要障礙。目前全球有超過25億人生活在沒有基本衛生設施的環境里,其中約有70%在亞洲;約有8.8億人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其中大部分人生活在非洲。
希拉里稱,美國正在提高解決全球缺水問題在其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這不僅是為了鼓勵有效地利用水資源,而且也是為了盡可能減少將來因水資源日益匱乏而引發的政治沖突。她強調:“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世界所面臨的缺水問題,而應利用每個區域性分水線或地下蓄水層作為加強國際間合作的機會。”她建議,各國不能僅僅專注于地緣政治分界,還要著眼于地區的分水線、河流流域和地下蓄水層。全世界有260條河流流經兩個或更多國家。如果處理得好,區域性水外交就有可能產生巨大的政治和經濟效益。
希拉里在講話中強調,解決水短缺的問題,我們還應著眼于不斷地創新,諸如改進飲用水的消毒和儲存、廢水處理及脫鹽等方面的技術手段。美國還必須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科學投入并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一起分享這些創新手段。她希望,通過在國內和國際對話中突出水問題的重要性,能夠給子孫后代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美國務院主管民主與全球事務的副國務卿奧特羅也表示,奧巴馬政府正在把水的問題納入外交政策的重要議程,把它提升為“一項獨立的優先事務”。美國希望在全球建立國家與國家的對話,在它們共有的河流問題上達成協議,在如何使用現有水資源、如何分享現有水資源的方式上對今后10年及下一個10年做出長期規劃。 駐華盛頓記者 徐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