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建設與環境保護如何做到有機結合?8月19日,一場學校、地方、企業共同參與的環保研討會在錢江源頭開化縣齊溪鎮舉行。浙江大學環資學院的教授、浙大海元水環保科普團在經過一個星期的調研后,把自己的豐碩成果與地方政府進行交流。
開化是浙江母親河錢塘江發源地,源頭在保護水環境的同時,如何協調好地區經濟、新農村建設與資源環境的發展,引起浙江大學師生的關注。“在全校范圍進行了招聘選拔,征集了學校各系的優秀學生代表。”本次活動的召集人浙江大學環資學院團委書記王玨相告,為從各個角度提出可行性意見,科普團成員由環境工程、農業資源、應用生物、作物學等12個專業的38位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志愿者組成,在相關教授和企業技術骨干的帶隊下來到開化。
本次活動由浙大環境與資源學院、開化團縣委共同舉辦,是浙大海元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設立的“浙大海元水天使公益計劃”活動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探索建立“立體化”的水環保科普服務新模式。8月12日科普團來到開化后,從開化下游華埠鎮的許家源村,到錢江源頭齊溪鎮的左溪村、里秧田村,科普團在約56公里的河流周邊,選取了10個村鎮,開展了“生態支教”及水環保新知識教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工程建設管理試點與科普”、“鄉鎮企業廢水處理設施規范運行管理試點與科普”等活動。(朱建平 徐祝安 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