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杭州海綿城市探索:“海綿+生態”破解“雨后積水”
    杭州海綿城市探索:“海綿+生態”破解“雨后積水”
    發布日期:2017/10/17 11:18:06

      近日的杭州持續多次降雨,讓人們體會到秋雨綿綿的威力,一波降溫來臨,冬夏無縫對接,秋高氣爽的天氣還沒享受幾天,有人就換上了冬大衣……“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也是應了秋景,但比之淅淅瀝瀝的小雨,一場大雨則考驗著一個城市的良心。


      下大雨時走在人行道上,往往最怕“水老鼠”、摔跤,造成這兩個尷尬現象的“罪魁禍首”就是人行道積水。下沙沿江景觀東區公園海綿小道則完美地避開了這樣的尷尬。這條小路上僅建設了約150平方米的透水路面,和一整套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工程在今年5月份竣工以后,就經受住了今年汛期的多次強降雨考驗。


      “大雨不濕鞋,暴雨不看海”,海綿城市建設概念因此而生。所謂“海綿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我國在水環境治理的探索過程中,逐步向各地推廣海綿城市理念,致力于重建城市水循環系統。其實下沙沿江公園,僅是杭州諸多海綿城市建設項目中的一個“海綿樣本”。那么,杭州這座江南水鄉城市如何建設海綿城市?近年來都有什么樣的進展呢?

     

    14feb5e6d9511a38073608.jpg

     

      杭州海綿城市怎么建,這其中大有講究,“市海綿辦”負責人史宇光表示,杭州的海綿城市建設是避免大拆大建,走精工出細活的路線,做好生態文章,做“錦上添花”的事兒。從西湖時代到錢塘江時代,從三面云山一面城,到一江春水穿城過,時代賦予了杭州新的“水命題”。


      2016年2月,杭州市成立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杭州海綿建設步入正軌。一年多來,杭州大力度加快海綿建設步伐,把觸角伸向了各個區(管委會),全面撒網。


      2016年3月,杭州市正式頒發“海綿計劃”,這個因水而興,因水而靈的城市,將用海綿技術,開始一場重大變革,從而達到城市修補,功能修復的療效。今后,地上鋪“海綿”的城市建設綠色轉型,將成為一種常態,建設理念的轉變,也將讓杭州今后的城市發展重“面子”,也重“里子”。


      如何巧妙地將海綿和環境有機結合?拱墅區的做法即是典型,讓生態更加優化。拱墅區拱康路北到余杭區界緊挨著蔣家浜村這一片區域,曾經是一片閑置的荒地。土地閑置,既浪費也不美觀,何不利用建造公園的契機,讓它美起來,也實用起來?


      2016年11月,拱墅區利用海綿技術,正式對這片綠地進行“大改造”。在改建過程中,利用現狀地形在低洼積水處挖出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池塘,它的蓄水量可達3600立方米,在拱康路北延伸段道側綠化帶內設置生態排水溝,公園外圍村道雨水也匯入排水溝,排水溝和公園內雨水最后進入池塘,通過生物技術改善水質,用于澆灌綠化,也為雨水滯留提供了有利條件。今年5月,綠道公園正式竣工,這里一改往日蕭條的模樣,成為附近蔣家浜村民閑時散步的好去處。

     

    M000673CggSA1kZd4uAcMF_AAVlhwM1e1o461.png

     

      如果說去年是杭州海綿建設規劃布局、建章立制的一年,那么,今年則是全面啟動大力推進之年。


      古苑公園、聞濤路綠化帶、密渡橋路人行道、丁橋蘭苑生態濕地……一個個杭州“海綿樣本”節點已經陸續建成,今后,杭州要打造一個體量可觀、聯片成網的“海綿體”。


      記者了解到,下城區三塘單元將成為杭州首個海綿樣板區塊,在未來逐步發揮“海綿效應”。在一個比較大的老城區地塊,大手筆打造“海綿體”,目前在整個杭州尚屬首個。


      三塘單元內的海綿建設為“四位一體”新格局,包括學校、公園、河道、道路4個方面。例如,城北體育公園將通過增加綠植,過濾周圍的雨水徑流,提升完善海綿功能,進一步打造多功能開放式海綿公園。東新河、西湖漾等新建河道項目,以及新西路、白石路、文南路、再行路延伸段等新建道路,今年也都要引入海綿技術。“這里有不少成熟的老小區,逐步要把老舊地塊改造成‘海綿區塊’,”市海綿辦透露,他們打算通過20余個項目建設,努力改善該區域河道水質,提升雨水收集利用率,緩解老舊城區積水現象。


      其實,早在今年3月,《杭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獲得市政府批復,杭州將努力建成大海綿格局豐富、小海綿設施高效、江南水網特色突出的海綿城市。到2020年,25%以上的城市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到2030年,80%以上的城市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到2040年,城市建成區全面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浙江新聞+】


      杭州要打造完美的海綿城市


      杭州市建設海綿城市的規劃范圍,包括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濱江、蕭山、余杭、富陽九區,總面積4876平方千米。海綿城市保護空間和建設空間分別將劃分為:海綿城市生態保護區、生態修復區、建設改善區和建設示范區,分別予以管控。


      海綿城市生態保護區:該區域是城市周邊的原有大生態系統,應充分發揮其自然水文作用,通過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修復河流、湖泊、濕地、坑塘、溝渠等水生態敏感區和水體滯納區,保護緩坡地、林地、田地、園地、草地等延緩、滯納、凈化雨水的重要緩沖空間,維持并實現城市周邊生態空間的海綿性。海綿城市生態保護區面積約為3233平方千米,占市區面積的66%。


      海綿城市生態修復區:該區域是海綿城市建設空間邊界外的現狀建成區,包括郊區的城鎮、鄉村和鄉鎮工業,這些地區零散地分布于生態基質中,是城市周邊大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應通過生態手段,對已經受到破壞的水體和其他自然環境進行修復和恢復。海綿城市生態修復區面積約為392平方千米,占市區面積的8%。


      海綿城市建設改善區:該區域是海綿城市建設空間邊界內的現狀建成區,包括已經建成的舊城、中心區、居住區、工業區等,應通過各類工程改造手段恢復地區一部分雨水滲透、儲存、調節能力,盡可能減少對城市總徑流的影響。海綿城市建設改善區面積約為735平方千米,占市區面積的15%。


      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區:該區域是海綿城市建設空間邊界內未來重點開發新建的區域,現狀為耕地、林地、低丘緩坡等生態空間,應合理控制開發強度,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積比例,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城市原有水生態環境的破壞,須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開展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各級規劃及建設應落實海綿城市相關要求,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各項措施,任何新建項目須配套建設雨水低影響開發設施。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區面積約為539平方千米,占市區面積的11%。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部長點贊的“城市會客廳”,如何從“生態痛
    探訪山東水資源調查項目:科技賦能水下數據
    提高、提前!一組數據看“十四五”節水型社
    IE expo China 2026第二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行業標準《城鄉
    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重慶市藻渡水庫工程全線首
    重慶市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技術創新中心獲批
    德陽市“三舉措”助力全市水環境質量提升
    江西九江堅持海綿城市理念 建設“會呼吸”
    3000多條地級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3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4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5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6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7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8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9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