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黛如畫,水流清澈見底……在工業化日益發展的今天,這樣的景象為越來越多的人渴望。
“今年不僅是節能減排的攻堅之年,而且是‘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和生態市建設新三年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是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申報年,圓滿完成今年各項工作任務,意義重大。”在10月7日召開的全市節能減排工作會議上,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鐵雄這樣強調。
2007年全市萬元GDP能耗為0.59噸標準煤,同比下降4.05%,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給我市的下降4%的年度目標,單位GDP能耗全省最低。今年上半年,我市單位GDP能耗比去年同期下降2.52%。同時,我市污染減排工作也取得進展,經國家環保部、省環保局現場核查、核算,我市上半年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削減率分別為2.1%和7%。
但從總的形勢來看,我市節能減排任重道遠,要贏得綠水青山長在,還要繼續這場“綠色革命”。
節能降耗,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今年,我市節能降耗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面臨的壓力還很大。我市目前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為0.646噸標煤,已是全省最低,要在此基礎上再大幅下降難度大。同時,我市產業結構調整緩慢,嚴重制約了單位GDP能耗的降低。
盡管如此,我市節能降耗工作還是在壓力中不斷推進。臨海市對不能完成節能目標考核任務的企業實行“一票否決”,當年不能享受各項優惠政策。溫嶺市對各鎮(街道)及年用電在300萬度以上的3家非工礦企業分別下達2008年度節能降耗工作目標任務書,各鎮(街道)與120家所屬重點用能單位簽訂節能降耗工作目標責任書。
強化工業節能,從源頭上控制高耗能項目上馬。為了切實推進我市節能降耗工作,全市各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筑起“門檻”。臨海市把當年的GDP能耗水平作為“能評”標準,凡是高于這個標準的項目原則上不能上馬。到目前為止,已有60多個項目通過“能評”審查,6個高能耗項目被否決。
居民生活能耗也受到關注。為了進一步減少能耗,加強居民生活節電,我市在全市范圍內積極推廣節能燈。8月底,臨海市在崇和門廣場開展了現場銷售節能燈活動,通過電視和報紙宣傳,居民踴躍購買,3天共銷售5萬多只節能燈,一年可節電200萬度。溫嶺市、玉環縣等地也開展了節能燈推廣活動,一場浩浩蕩蕩的“節能大戰”在市民中有聲有色地進行。預計全市推廣25萬只節能燈可節電1500萬度。
企業是節能降耗的主體,提高企業的自覺意識,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是節能降耗工作的“法寶”。浙江奮飛橡塑有限公司三角帶硫化車間工人何良,看到車間每天排放的蒸氣不但浪費能源,還污染環境。經過一段時間的琢磨后,他研制出一套蒸氣回收系統,每月節約鍋爐用煤100余噸。9月10日,我市啟動了職工節能減排勞動競賽活動月,廣泛發動職工,參加節能減排勞動競賽,實施清潔生產,鼓勵職工參加“小革新、小改造、小發明、小建議、小設計”等“五小”活動。
污染減排,為未來發展贏得空間,留住綠水青山
我市上半年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削減率分別為2.1%和7%。而今年我市污染減排工作計劃和目標是:完成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4%和3%。
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和水平,是推進節能減排的突破點和著力點。今年以來,我市全面部署開展了“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出臺了《臺州市“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和《臺州市工業園區環境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把污染減排目標作為“811”新三年行動核心指標。
加快椒江冷凍和染線業、黃巖罐頭食品業、路橋金清卷橋工業集聚區和三門橡膠業等4個重點區域整治,11個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整治方案已通過論證。
工業廢水達標整治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不斷加大。去年,市區共投入整治資金9500多萬元,完成工業企業達標整治2038家,新增廢水達標處理量500多萬噸。今年,又下達市區997家、其他縣市1804家工業廢水達標整治任務,并開展了工業企業廢水達標整治“百日攻堅”行動等。
我市創造性地以項目包裝的形式整體推進市區684個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于9月12日在椒江章安街道柏樹里村舉行了啟動儀式。前三季度,我市污水處理廠達標率為82.9%,化學需氧量單項指標達標率為84.2%,符合污染減排要求。
我市還進一步加大了對醫化行業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在去年完成椒江外沙巖頭區塊12家65個項目的環保審批的基礎上,今年又啟動了椒江外沙巖頭、黃巖江口區塊20家企業84個產品的結構調整工作,目前17家企業79個項目已通過省環保局核查,項目實施后,預計廢水產生量可削減20.2%,廢氣產生量、排放量可分別削減56.98%和44.2%。椒江、臨海等地先后關停6家造紙企業,玉環、三門等地的電鍍企業整合搬遷工作有序開展。
為不斷加大執法監督力度,我市開展了“飛行監測”和“飛行斬污”行動,定期對112家市級重點監管企業和300家市級重點監控企業進行突擊抽樣檢測,對檢測結果超標的企業,一律從嚴處罰并下達整改決定。今年以來,全市共處罰違法排污企業666家,罰款2000多萬元。
經統計核算,上半年我市實現新增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削減量分別為2435.55噸、493.49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