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完成初稿編制的上海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在上周末市科協會舉辦的“第68期新民科學咖啡館”活動中,初次與市民“親密接觸”即引發熱議。主講嘉賓——市環境保護和環境建設協調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柏國強和市環保局國際合作處處長吳承堅透露,將于明年初出臺的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被聯合國寄予了“為全球發展中的大城市樹立環保樣板”的厚望。
噪聲污染控制首納“計劃”
本市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已完成初稿,現開始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詳情可登錄上海環境網的專題網頁查詢。
據悉,本市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明年初將正式啟動,綠色世博、節能減排和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將是重中之重,相關項目包括7大領域200多個項目,其中56個水環境治理項目、21個大氣環境治理項目、15個噪聲污染控制與固體廢物處置項目、16個工業污染治理項目、18個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項目、21個農村環境保護項目、45個生態環境建設項目。預計總投資在600多億元。其中用于治理水環境的將達246億元,這在上海歷史上還從未有過。
此外,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將第一次脫離工業污染治理領域,“單立門戶”,成為2009至2011年環保行動計劃的重點領域。噪聲污染控制也將首次被列入環保三年行動計劃。
大氣治理投資預計55億
第四輪環保三年計劃內,竹園污水處理廠將技改升級,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將完成擴建,同時,上海的污水管網還將繼續延伸,如蜘蛛網般覆蓋全市所有已建成的區域,包括城鎮和工業區。預計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召開時,上海中心城區的污水處理率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90%以上。目前,中心城區河道已基本消除黑臭。在新一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中,上海要讓城鎮化地區河道也全面消除黑臭,其中包括2000公里村溝宅河。柏國強還特別指出,現在暫未得到妥善處理的污水廠污泥問題,將在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中得以解決。
據上海市環保部門介紹,除了水環境的治理,上海還將在大氣治理方面投入巨資。據介紹,為實踐2010年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上海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將以污染減排為主線,以機動車污染控制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大氣環境保護建設達21個項目,預計投入55億元左右。
電子廢棄物將網絡收購
被列入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領域的重點整治對象,電子廢棄物回收和利用現狀并不令人樂觀。柏國強說,電子產物例如手機、電腦更新換代時間越來越短,家庭“電子廢品”越來越多,但由于百姓缺少回收消息渠道等原因,正規的回收處理公司現在面臨收不足“電子廢品”的窘境。大多數“電子廢品”反而被一些不規范的“游擊隊企業”收走。柏國強擔心地說:“這些企業對電子廢品的拆裝處理存在隱患,比如僅回收有用的零件,把廢棄的部件隨意丟置,任其破壞環境。”
電子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網絡和在線交投廢物的體系,已被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作為重點內容考慮在內。據透露,本市已列出一張正規的電子廢棄物回收企業清單,并正在建立電子廢棄物的收購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