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武漢打造海綿城市的西學東漸
    武漢打造海綿城市的西學東漸
    發布日期:2016/6/16 13:33:36

     

      “再狹窄的街道都應該利用起來,建設城市綠色基礎設施”,這是費城變身海綿城市的法寶。綠色改造計劃也貫穿在武漢打造海綿城市的思路中:在實現項目功能的同時,全面提升景觀效果。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實現防澇、綠色、環保、節能等多項功能。


      每逢下雨,武漢園博園中的道路、廣場甚至停車場,都成為一塊巨大的吸水海綿,雨水能透過混凝土和磚的縫隙滲入地下,一部分自然回灌地下水,一部分經由地下埋設的透水盲管收集,用來澆灌園內花木。


      園博園只是武漢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之一。曾有著“百湖之市”美稱的武漢,一度陷入“逢雨必澇”“城內看海”的窘境。從去年開始,武漢借助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機,借鑒美國費城、法國巴黎等的經驗,期望恢復昔日“江漢交流波渺渺”“檐前檻底大江流”的模樣。


      老租界里的西式排水


      “記得有一年夏天,武漢下暴雨,我在下班路上堵了3個多小時。”說起對武漢近幾年城市內澇的記憶,武漢市民小許歷歷在目。


      沙湖被填、官橋湖污染、南湖翻塘、東湖水華……武漢曾經懷抱100多個湖泊,屬全國唯一,全球少見。隨著以地面硬化為特征的“水泥式攤大餅”城市化加快推動,武漢城區湖泊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27個銳減至目前的38個,平均每兩年消失3個湖泊。


      跟武漢一樣,越來越多的城市也同樣面臨“逢雨必澇,下雨看海”的窘境。住建部對全國351座城市調研發現,62%的城市發生過內澇。“街上游泳”“路邊捉魚”“汽車變船”“地庫泡水”等新聞不時見諸報端,不僅妨礙居民正常生活,城市形象也大受影響。


      專家認為,城市發生內澇,是由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統落后于城市建設,但從根源上說,是建設和建筑改變了地表徑流量,增加了地下管網的負擔。武漢市水務局排水處處長向久華解釋說,過去鋪設30厘米口徑的排水管,能管住一年一遇的降水,現在標準提高到十年一遇,新鋪設的排水管就要加粗。向久華說,城市建設導致路面硬化,降水無法滲入地下,都等著從管網排出,這也是導致“看海”的一個原因。


      然而,在武漢沿江大道附近的老租界,下雨天卻是另外一番情景。老租界曾是武漢最早的雨污分流片區,也是漢口人口口相傳“不淹水”的代表。江漢村、鼎余里等都在租界內。隔商業街百多米遠,位于鄱陽街上的江漢村建于1936年,是武漢最早的里弄住宅之一,街道式布局,地勢比兩邊的街道高。


      暴雨過后,明溝內沒有留下積水。86歲的張老先生一直居住在江漢村,他指著房子旁邊的明溝說,雨水從這兒排出去,從未淹出來過。鼎余里與江漢村隔街而望,在鼎余里可以看到,沿著房子的墻腳有一條寬約15厘米的明溝相隨,明溝一邊高一邊低,水就順勢而下。順著整個明溝,可以將鼎余里繞一圈,墻面上垂下各種粗細不一的水管,有的接到地下,有的落在明溝上。


      據史料記載,1861年,英、俄、法、德、日等國在漢口建立租界后,先后建立起獨立的排水系統。1906年,英租界鋪設了長達9653米的專用排糞便鐵管,原有的明溝用于排雨水,這是武漢最早出現的雨污分流片區。


      綠色費城的啟示


      美國費城一直是市中心綠色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保護森林的領軍者,費城“綠色城市計劃”,對于力圖打造海綿城市的江城武漢,頗有借鑒意義。


      和武漢一樣,費城也是一座老城,長久以來只有一套既要處理污水,又要處理雨水的城市管道和排水系統。這套系統為費城四分之三的市民提供服務,途經城區最古老、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正常情況下系統運行良好,然而在大雪大雨天,系統就無法負擔需要處理的污水,出現了“合流下水道溢出”現象,導致污水流入河流以及小溪中。


      2011年費城制定了“綠色城市計劃”,計劃投資16億美元用于綠色雨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45億美元用于增加傳統排水設施,投資4.2億美元用于綠色雨水設施的適應性管理。


      根據計劃,費城將1/3不透水的地表改成“綠化的土地”,修建綠色屋頂和雨水花園,以奪取每次降水的頭一英寸的雨水,這樣可使地表徑流減少80%~90%。


      “再狹窄的街道都應該利用起來,建設城市綠色基礎設施”,這是費城變身海綿城市的法寶。于是,人們在小街的兩側種樹成蔭,路面的礫石層和過濾渠道引導水進入土壤,而非送入下水道系統;人行道與一些開放性邊緣區域種植的植物能夠給建筑物降溫并留住雨水;將車站進行清潔和綠化,通過適當的整修、種上植物、提供無障礙坡道、在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池,讓這里更具有吸引力。


      《環球》雜志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綠色改造計劃也貫穿在武漢打造海綿城市的思路中:在實現項目功能的同時,全面提升景觀效果。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實現防澇、綠色、環保、節能等多項功能。


      在武漢園博園的建設中,處處體現海綿設施與景觀的結合。園區的道路、廣場、停車場大量運用透水鋪裝和透水的混凝土。長江文明館實施了屋頂綠化;杉杉濕地建設了水凈化與循環系統;楚水“一湖四溪”作為全園最大的雨水存儲設施,成為綠化澆灌的重要水源。此外,園內還建有6個容量各100噸的棄流池、12個雨水花園以及遍布園區的生態草溝,用于匯集、過濾、存儲雨水。


      武漢園博園通過“高山流水”、一湖四溪、雨水花園等景觀,建立起一整套水循環系統,實現了功能和景觀的并存。園內可儲存約10萬噸水,在正常的氣候條件下,園內的澆灑基本都能自給自足。而一旦下雨,回收系統可吸收近七成雨水。全園綠化景觀及配套設施如同一塊彈性十足的巨大海綿,在下雨時飽吸雨水,在干旱時“吐”水澆灌花草樹木。僅水費一項,每年就可節省近150萬元。


      異曲同工的地下深邃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說,打造海綿城市講究六字方針:滲、滯、蓄、凈、用、排,其中“滲”字一馬當先。而武漢市首先要面臨水下滲難的問題,北方地下水位低,但武漢市在長江、漢江匯合處,本身地下水位就高,地表水下滲難。而在排水方面,武漢也沒有任何優勢,武漢市汛期降雨多,而汛期長江、漢江水位高,也給排水增加了相當的難度。


      據此,王浩認為,建深邃儲水比較適合武漢。由于城市地下8米以內為各種管網層(通信、電力等),8~40米左右為地鐵通道,因此深邃的打造要在地下45米以下。建深邃儲水可以將降水先儲存起來,待高峰期過后再將水送往污水處理廠后排放;而在建設資金方面,地下深邃的投資遠低于地表明渠,不用受制于拆遷等因素。


      修建密布龐大的地下排水系統,是許多發達城市久已有之的工程。“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法國作家雨果的名言使人們自然聯想到久負盛名的巴黎下水道系統。


      巴黎的下水道均處在巴黎市地面以下50米,水道縱橫交錯,密如蛛網,總長2347公里,規模遠超巴黎地鐵。由于巴黎下水道系統享譽世界,下水道博物館已成為巴黎除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凱旋門外的又一著名旅游項目。而能成為旅游景點,也反襯出其下水道令人驚嘆的空間和環境——寬敞,能容人行走奔跑;有通暢的排氣系統和純凈的空氣。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水網加快建設 節水成效明顯 青海省人大常
    截至2024年底 甘肅省地表水水質優良斷
    阜陽地表水環境持續改善
    10月15日起施行!襄陽出臺城市污水處理
    湖南發布第11號省總河長令,全面推進幸福
    重溫俞孔堅13年前這封公開信:“我怎能不
    上海黃浦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黃浦區排水管
    福州市排水公司繪就榕城全域治水新圖景
    云南六大水系水環境質量穩中有升
    雨污分流解民憂 濟南城排澇有良策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3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4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5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6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7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8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9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jsbaseball.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