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定新區地下綜合管廊實景。
連日來,強降雨襲擊我省多座城市。雖然近年來我省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地下管網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但在疾風暴雨面前,仍有部分城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內澇。
暴雨過后,不再“城市看海”;杜絕反復開挖道路,消除“馬路拉鏈”……專家表示,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宣布在我國全面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這將徹底解決城市內澇及“馬路拉鏈”等問題。
城市建設重“面子”,也要重“里子”。《河北省城市地下管網條例》將于9月1日實施,該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地下空間利用規劃,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推進綜合管廊建設。
為何建設
——破解“馬路拉鏈”、城市內澇等難題,打造安全穩定的城市“生命線”
“知道我們這里的地標建筑是什么嗎?”8月3日,淶源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問筆者。隨后,他帶筆者來到百泉路,從路東入口往下走約1米,我們進入了一座寬3米、高3米的“地下宮殿”,若無管線,可跑汽車。
這就是該縣的地標建筑:2010年建成的地下綜合管廊。管廊總長35.5公里,榮獲了2013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筆者看到,綜合管廊一側是排污管線,上部有一排支架,支架上是輸電線,另一側敷設了自來水管線與電信線路等,將來消防管線、供熱管線等也會入內。
百泉路的上方并無電線等“蜘蛛網”,路面也無“馬路拉鏈”。淶源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以前每年要受理破路申請30多次,現在不用“開膛破路”了。而且,管線集中在綜合管廊里還能抵御管道侵蝕和抗震減災,城市“生命線”更安全穩定。
地下綜合管廊解決的就是“馬路拉鏈”、“蜘蛛網”等城市建設管理中的難題。目前,我國七大類近30種市政管線分屬不同部門管理,不同單位施工各自為政,難免出現管線“打架”、道路反復開挖問題,綜合管廊一舉解決了這一矛盾。
綜合管廊還肩負著一項重任,破解“城市看海”難題。但筆者注意到,淶源的綜合管廊并無雨水排放系統,石家莊市正定新區的綜合管廊也無這一系統。淶源是山區縣,地勢高,雨水很容易就能排到低處。而正定新區則引入了“海綿城市”概念,6條主干道采用了透水性路面,雨水能穿過道路,滲到地下,補充地下水。綠化帶、停車場甚至建筑物都能收集雨水,回收利用。
治理內澇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專家認為,一味地增加排水網道不能解決問題,而是要通過綜合管廊,打造“海綿城市”,把雨水收集起來,不產生大的匯流。
如何籌資
——政府出資+社會資本出資,剩余資金通過債務資金籌集
正定新區的地下綜合管廊從建設伊始就備受關注。正定新區建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規劃了36公里長的地下綜合管廊,已施工并建成主體工程19公里,預計2018年前全部建設完畢并投入運營。
8月3日,筆者來到該區新城大街南段,在綜合管廊入口處,遇到了幾位施工人員。在他們帶領下,筆者進入綜合管廊內。它高4米、寬約7米,頂部距離地面2到3米。“里邊長著呢,廊與廊相通,半天時間也走不出去哩。”一位施工人員說。
建設綜合管廊,資金問題是一大瓶頸。通常情況下,綜合管廊建設分為廊體和管線兩部分,總造價每公里1.2億元。
正定新區綜合管廊由于未納入雨水排放系統,投資相對較低,但也高達十幾億元。該區建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綜合管廊建設除財政支持,還要引入社會資本。他們積極探索PPP模式,即政府出資+社會資本出資,剩余資金通過債務資金籌集。參建企業可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其來源是管線單位繳納的租金及財政補貼。
對此,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建和擬建綜合管廊的建設模式中,鼓勵當地政府根據實際情況采取PPP模式,以充分體現“以地方及社會投入為主”、“地方財力投入在可承受范圍內”的原則,保障資金供應。地方政府也可以采用政府投資的模式建設。淶源綜合管廊總投資為4.1億元,就是政府投資建設的。
在資金有保障的前提下,我省部分地區的綜合管廊建設順利推進。淶源縣31公里長的地下綜合管廊,目前已投入運行。唐山市曹妃甸生態城規劃了長度為7.5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開工2公里。定州市已啟動東部新區地下綜合管廊規劃,正著手開工。
如何運營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收取管線單位租金并負責管廊日常維護
在淶源縣,地下綜合管廊建好后,城市管理也上了一個新臺階。很多管線集中在地下廊體里,日常巡檢維護等都通過出入井在地下完成。該縣自來水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過去跑冒滴漏后找個漏點很難,現在可以隨時發現問題源,做到及時處理。
企業也成為了受益者。一家電信企業的負責人表示,以前一公里建設工期為20天,現在一兩天就搞定了。而且,如果破路鋪線,連工帶料一公里的造價約15萬元。目前,該企業在淶源縣的線路大部分是免費使用綜合管廊,比破路鋪線成本低得多。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如果企業免費使用,管廊的維護費用誰來支付?
淶源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縣是政府財政支付這筆款項。如果長期支付下去,這將是一筆巨額資金,財政壓力巨大。
那么,有沒有比較好的辦法,不僅解決維護費用問題,也能讓管廊長期、較好地運營下去?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除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管廊建設外,也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管廊的運營,采取特許經營模式。淶源縣將嘗試特許經營模式,給企業特許經營權,并收取該企業一定費用。該企業則收取管線單位的租金,并負責管廊的日常維護。
這種方法可謂一舉三得。專家認為,首先維護資金問題迎刃而解,地方財政壓力不僅減小了,還會獲得一定的收入。其次,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實現盈利。最重要的是,管廊將得到很好維護。而對于采用PPP模式建設的地下綜合管廊,可優先將特許經營權交給參建企業。